索回陟云根,结构出石面。
河倾八滩恶,野豁两崖断。
旷然怀抱开,举酒临壮观。
作者介绍
韩维(一○一七~一○九八),字持国,颍昌(今河南许昌)人。亿子,与韩绛、韩缜等爲兄弟。以父荫爲官,父死后闭门不仕。仁宗时由欧阳修荐知太常礼院,不久出通判泾州。爲淮阳郡王府记室参军。英宗即位,召爲同修起居注,进知制诰、知通进银臺司。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迁翰林学士、知开封府。因与王安石议论不合,出知襄州,改许州,歷河阳,復知许州。哲宗即位,召爲门下侍郎,一年余出知邓州,改汝州,以太子少傅致仕。绍圣二年(一○九五)定爲元祐党人,再次贬谪。元符元年卒,年八十二。有集三十卷,因曾封南阳郡公,定名爲《南阳集》(《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七)。《宋史》卷三一五有传。 韩维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南阳集》爲底本,校以清丁丙收藏的旧钞本(简称旧钞本,今藏南京图书馆)。录得的集外诗附于卷末。集中诗多重出,如卷七、卷八重《城西二首》,卷七《和三兄题蜀中花园》与卷一○《和景仁赋才元寄牡丹图》诗亦重。《城西二首》删卷八重出诗,因卷一○的重出诗有自注,删省卷七中一首。
作品评述
《游龙门诗十二首·石楼》是宋代诗人韩维所作的一首诗。以下是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索回陟云根,结构出石面。
河倾八滩恶,野豁两崖断。
旷然怀抱开,举酒临壮观。
诗意:
这首诗描述了游龙门的景致,以及诗人在此间的感慨和情绪。诗人通过描绘山峦之美和自然景观的壮丽,表达了对自然之奇观的赞叹和敬畏之情。同时,诗人也借此抒发了自己内心深处的情感和思考。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而凝练的语言,勾勒出了游龙门的景色。首句"索回陟云根,结构出石面"描绘了山峦陡峭,像云端般高耸入天,从石面上凸显出来。这种景象给人一种向上攀登、超越凡俗的感觉。
接下来的两句"河倾八滩恶,野豁两崖断"描绘了山脉之间的河流奔腾激烈,形成了八个险滩。两崖之间的地势豁然开阔,给人以宽广、广阔的感觉。
最后一句"旷然怀抱开,举酒临壮观"表达了诗人在这壮丽景色面前的感受。诗人感叹自然的壮丽和广阔,内心产生了宽广的情怀和豁达的情绪。他举起酒杯,以临观的姿态,欣赏着眼前的壮丽景色。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示了作者在游龙门的所见所感。诗人以简短的语言,将自然景色和内心情感相结合,给人一种宏大、壮丽的视觉和精神体验。读者通过欣赏这首诗,可以感受到自然的壮美和诗人内心的激荡,从而产生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以及对人生境界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