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红树路纡萦,古殿长廊次第行。
南望水连桃叶渡,北来山枕石头城。
一尘不到心源净,万有俱空眼界清。
竹院逢僧旧曾识,旋披禅衲为相迎。
作者介绍
唐彦谦,字茂业,幷州人。咸通时,举进士十余年不第。干符末,携家避地汉南。中和中,王重荣镇河中,辟为从事。光啓末,贬汉中掾曹。杨守亮镇兴元,署为判官,累官至副使,阆、壁、绛三州刺史。彦谦博学多艺,文词壮丽,至于书画音乐,无不出于辈流,号鹿门先生。集三卷,今编诗二卷。 唐彦谦,字茂业,幷州人。咸通时,举进士十余年不第。干符末,携家避地汉南。中和中,王重荣镇河中,辟为从事。光啓末,贬又中掾曹。杨守亮镇兴元,署为判官,累官至副使,阆、壁、绛三州刺史。彦谦博学多艺,文词壮丽。至于书画音乐。无不出于辈流。号鹿门先生。集三卷,今编诗二卷。
作品评述
《游清凉寺》是唐代诗人唐彦谦所作的一首诗。诗中描绘了游览清凉寺的景色和心境。
白云红树路曲折蜿蜒,古老的殿宇和长廊依次相连。往南望去,水流接连,桃叶漂浮,渡船穿行其中;往北来,山峦依偎,城市犹如石头一般稳固。这里的一尘不到,内心的净土浑然清明,眼中的世界空灵透明。在竹林中的院子里,遇到了曾经熟识的僧人,他们早已记起了过去的相识,纷纷穿上禅衣迎接。
诗意上,通过描绘清凉寺的自然景色和宁静环境,唐彦谦表达了一种追求心灵净化和超脱尘世的情感。诗中所述的清凉寺是一种内在的修行,通过与大自然的融合和与僧侣的相遇,诗人寄托了自己对心灵的向往和追求。
整首诗以自然景物和心境交融的方式描写了游览清凉寺的美好体验,并通过突出清凉寺的宁静与僧人的出现,完美地传达了心灵的净化与超脱。这种寂静与清新,直击读者的心灵,使人们感受到一种超越尘世的美好境界。
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对心灵追求的表达,《游清凉寺》展现了唐代诗人对内心世界和心灵净化的理念和追求。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you-qing-liang-s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