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人余兄归小诗寄胡苇航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06 06:23:08诗人:蒲寿宬 |  朝代: 宋代 |  17

别去又梅时,夷涂岂倦驰。
能存二顷事,宁畏十年迟。
耐冷心如铁。
因吟鬓欲丝。
犹嫌夜来梦,不解说相思。

作者介绍

蒲寿宬,泉州(今属福建)人。生平不详。从集中诗篇观察,知其曾入戎幕,行迹遍东南。卷一《梅阳壬申劭农偶成书呈同官》,知度宗咸淳八年(一二七二)前后曾知梅州;《投后村先生刘尚书》,知与刘克庄同时,年辈相近。晚年着黄冠居泉之法石山,山有心泉,因称心泉处士。有《蒲心泉诗》(明《文渊阁书目》),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心泉学诗稿》六卷。事见《八闽通志》卷八六。 蒲寿宬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酌校残本《永乐大典》引录。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这首诗词是宋代蒲寿宬创作的《友人余兄归小诗寄胡苇航》。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别去又梅时,夷涂岂倦驰。
能存二顷事,宁畏十年迟。
耐冷心如铁,因吟鬓欲丝。
犹嫌夜来梦,不解说相思。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胡苇航的离别情景,表达了友人离去的无奈和自己留恋之情。诗人感叹朋友离去时正值梅花盛开的时节,而他们在偏远的夷涂地区驰驱劳碌,不知疲倦。虽然友人将要离去,但诗人希望他能够在那片二顷(一顷等于十亩)的土地上有所建树,不要因为担忧成功的迟延而放弃努力。诗人自称拥有坚如铁石的耐寒之心,唯有在吟诗之时,他的鬓发才会有些丝丝凌乱。然而他仍然对夜晚的梦境有所微词,无法理解梦中的相思之苦。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离别的情感,展现了作者的豪情壮志和对友人的思念之情。诗中运用了对比手法,描绘了友人离去时的悲壮场景与自己内心的纠结。通过对友人离去时节的描写,诗人表达了对友人为了理想奋斗的坚持与努力,同时也表达了对友人离去的遗憾与不舍。诗人自称拥有坚强的意志和坚如铁石的耐寒之心,展现了他对困境的坚持和勇气。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去后的梦境的不解和对相思之苦的思考。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展现了友情的珍贵和离别的痛苦,使人在读后产生共鸣。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you-ren-yu-xiong-gui-xiao-shi-ji-hu-wei-hang.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