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来共惜隔年期,划却东山尚恐迟。
欲向尘中先得眼,故应云表屡扬眉。
停杯专待寒光举,起舞还愁素影移。
常与此亭相照耀,更须佳什焕梁榱。
作者介绍
胡寅(一○九八~一一五六),字明仲,学者称致堂先生,建州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人。安国子。徽宗宣和三年(一一二一)进士。钦宗靖康元年(一一二六),以御史中丞何?荐,除秘书省校书郎,迁司门员外郎。汴京陷,弃官归。高宗建炎三年(一一二九),爲驾部员外郎,寻除起居郎,以上万言札子忤时相,主管江州太平观。绍兴四年(一一三四),復爲起居郎,迁中书舍人。出知永州、邵州、严州。八年,除礼部侍郎,兼侍讲,寻直学士院。丁父忧,服除奉祠,俄致仕,居衡山。二十年,以忤秦桧,责新州安置。桧死,诏自便,寻復旧官。二十六年卒,年五十九。有《斐然集》二十卷。《宋史》卷四三五有传。 胡寅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斐然集》(其中诗五卷)爲底本。校以清经钼堂钞本(简称钞本,藏北京图书馆),清法式善存素堂辑钞《宋元诗集八十二种》中的《斐然集》(存三卷,简称存本,藏北京图书馆)。集中诗集外之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又题迎月亭》是宋代胡寅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从来共惜隔年期,
划却东山尚恐迟。
欲向尘中先得眼,
故应云表屡扬眉。
停杯专待寒光举,
起舞还愁素影移。
常与此亭相照耀,
更须佳什焕梁榱。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对于与心爱的人隔离一年的思念之情。诗人划去东山,以便早日见到对方。他渴望在尘世中第一个看到对方,因此期待着对方的到来。他停止饮酒,专心等待月光的出现,但仍然担心素影(指月光)会移动。他常常与这座亭子相互照耀,为了更加美丽,还需要加上佳什(指装饰物)来照亮梁榱(指房梁)。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爱人的思念描述,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渴望。诗中以月亮作为象征,表达了诗人对于与爱人团聚的期待和焦急。他划去东山,希望能够早日与爱人相见,体现了他对于爱情的执着和坚持。诗人停止饮酒,专注等待寒光的出现,体现了他对于爱人到来的期盼和等待。整首诗词情感细腻,意境优美,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深沉的爱情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