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花子落月中楼,香满三千世界秋。
下有老人常斫树,至今玉斧不曾修。
作者介绍
王镃,字介翁,平昌(今浙江遂昌)人。宋末官金溪尉。宋亡,遁迹爲道士,隠居湖山,与同时宋遗民结社唱酬,顔其所居曰月洞,人称月洞先生。遗着由其族孙养端于明嘉靖三十七年刊爲《月洞吟》一卷。入清,族孙宗虞又补刻后册。嘉庆十九年族孙楠合刻爲《月洞诗集》二卷。事见本集卷首明柯挺,清涂以辀、王梦篆序。 王镃诗,以清光绪十三年刊《月洞诗集》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月洞吟》(简称四库本)。
作品评述
诗词:《游仙词三十三首》
作者:王镃
朝代:宋代
中文译文:
天花子落月中楼,
香满三千世界秋。
下有老人常斫树,
至今玉斧不曾修。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描写仙境为主题,通过细腻的意象和隐喻,展现出仙境的神奇和独特之处。
首先,诗句描述了一个天花子(指仙境中的花朵)落在月光照耀的楼台上,营造出一种宁静而迷人的氛围。这里的楼台可以被视作仙境的象征,而月光的照耀则增添了一丝神秘感。
接下来,诗中描绘了香气弥漫于整个仙境,充盈于这广阔的三千世界之中。这种香气是对仙境的一种形而上的表达,使读者感受到一种超脱尘世的美好和纯净。
然后,诗人提到了一个老人在仙境中不断砍伐树木,但他使用的斧头却是由玉石制成,从未有过修整。这一描写暗示了仙境的神秘性和超凡的存在,老人斫树的动作也可视作对世俗的一种拒绝。玉斧的存在则象征了一种永恒和不朽。
整首诗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仙境的美好和神秘,以及与尘世的差异。通过表达对纯净、永恒和超越世俗的追求,诗人王镃让读者感受到一种超然的诗意境界。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you-xian-ci-san-shi-san-shouow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