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雁荡山八首·能仁寺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06 07:43:36诗人:徐照 |  朝代: 宋代 |  17

寺置有碑传,观音岩石前。
殿高灯焰短,山合磬声圆。
窗静吹寒雪,舂鸣落夜泉。
清游人岂识,谓不似秋天。

作者介绍

徐照(?~一二一一),字道晖,一字灵晖,自号山民,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工诗,与同郡徐玑(灵渊)、翁卷(灵舒)、赵师秀(灵秀)并称“永嘉四灵”。生平未仕,以诗游士大夫间,行迹遍及今湖南、江西、江苏、四川等地。宁宗嘉定四年卒。有《山民集》(《瀛奎律髓》卷二○),已佚。有《四灵诗集·徐照集》、《芳兰轩集》传世。事见《水心文集》卷一七《徐道晖墓志铭》。 徐照诗,以一九二五年南陵徐乃昌据毛晋影抄残宋本刻《永嘉四灵诗·徐道晖集》三卷本爲底本。校以一九二八年永嘉黄群《敬乡楼丛书》本(简称黄本)、明潘是仁刻《宋元四十三家集·芳兰轩诗集》五卷本(简称明本)、清顾修读画斋刻《南宋群贤小集·芳兰轩集》一卷本(简称顾本)等。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游雁荡山八首·能仁寺》是宋代徐照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寺庙内有一块碑文,放置在观音岩石前。
殿宇高耸,灯火微弱,山间回荡着悦耳的磬声。
窗户静静地吹着寒雪,磨碎的谷物的声音伴随着夜泉的流淌。
清晨的游客们难以领悟,不禁感叹这并不像秋天。

诗意:
《游雁荡山八首·能仁寺》通过描绘能仁寺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山寺幽静、宁静环境的赞叹之情。诗中描绘了寺庙内的景物,如高耸的殿宇、微弱的灯火、回荡的磬声,以及窗户外吹来的寒雪和夜泉的声音。通过这些描写,诗人表达了对自然与人文的融合,以及宁静中所蕴含的美感的赞美。最后两句则以清晨的游客们无法领悟这种美感为引子,表达了作者对这种美景的独特感受和思考。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自然的语言描绘了能仁寺的景色和氛围,通过景物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山寺幽静、宁静环境的赞叹之情。诗中使用了丰富的意象,如高耸的殿宇、微弱的灯火、回荡的磬声等,给读者带来了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窗户静静吹着寒雪,舂碎的谷物的声音伴随着夜泉的流淌,给人一种静谧、冷寂的感受。最后两句则以清晨的游客们难以领悟这种美感为引子,映衬出作者对这种美景的独特感受和思考。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示了作者对幽静、宁静环境的向往,以及对美感和生命的思考。

这首诗词以简练、精巧的语言描绘了山寺的景物和气氛,展示了作者对自然与人文的融合、对宁静环境的向往,以及对美感和生命的思考。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意象的运用,使读者能够感受到山寺的幽静与宁谧,领略到其中所蕴含的美感和哲理。同时,诗人对清晨游客无法领悟这种美感的描写,也提醒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应该更加敏锐地观察和感受美的存在。整首诗词以其意境深远、意味丰富而引人入胜,展现了宋代山水诗词的优美风采。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you-yan-dang-shan-ba-shou2bl.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