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下无心云自飞,塘边足雨水初肥。
龟曳尾,绿毛衣。
作者介绍
蒲寿宬,泉州(今属福建)人。生平不详。从集中诗篇观察,知其曾入戎幕,行迹遍东南。卷一《梅阳壬申劭农偶成书呈同官》,知度宗咸淳八年(一二七二)前后曾知梅州;《投后村先生刘尚书》,知与刘克庄同时,年辈相近。晚年着黄冠居泉之法石山,山有心泉,因称心泉处士。有《蒲心泉诗》(明《文渊阁书目》),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心泉学诗稿》六卷。事见《八闽通志》卷八六。 蒲寿宬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酌校残本《永乐大典》引录。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又渔父词二首》是宋代蒲寿宬所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通过描绘渔父的生活场景,展示了大自然与人类的和谐共生。
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第一首:
岩下无心云自飞,
塘边足雨水初肥。
龟曳尾,
绿毛衣。
第二首:
莫恨蓝田种树人,
卖得时时好价钱。
到晚来,
轻轻颠。
这两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笔触勾勒出渔父的生活情景。在第一首诗中,作者描述了岩石下面的云自由自在地飘动,暗示了大自然的自由与灵动。接着,他又描绘了塘边雨水的丰沛,暗示着丰收的希望。最后一句描述了一只龟在水中拖着尾巴,以及渔父身着绿色的渔衣,呈现出一幅宁静而和谐的画面。
第二首诗词则表达了对农民劳作的赞美。作者劝告人们不要嫉恨那些在蓝田上种树的农民,因为他们所种植的树木将来会卖出好价钱。而到了晚上,这些树木将轻轻摇曳,带来宁静与欢乐。
整体而言,这两首诗词以质朴的语言展现了自然与人类的和谐共生。通过描绘渔父和农民的劳作场景,作者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和对劳动者的赞美。诗词中蕴含着对大自然的感悟,以及对平凡劳动的推崇,传递出平静、宁谧和生机勃勃的氛围。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you-yu-fu-ci-er-shouf4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