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稚周和余韵见示复答之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17 22:39:43诗人:曾丰 |  朝代: 宋代 |  19

韦布穷无滥,轩裳贵莫淫。
一家兄弟学,千古圣贤心。
去道不能寸,持身肯枉寻。
它年凤鸣处,百鸟定皆瘖。

作者介绍

曾丰(一一四二~?)(生年据本集卷九《端午家集》“自我生壬戌”推定),字幼度,号撙斋,乐安(今属江西)人。孝宗干道五年(一一六九)进士。淳熙九年(一一八二)知会昌县。十六年,知义宁县。宁宗庆元改元(一一九五)时,知浦城县。歷隆兴、广东、广西帅漕幕,通判广州,知德庆府。享年近八十。有《撙斋先生缘督集》四十卷,宋时曾版行,已佚,元元统间五世孙德安欲重刻,未果。明万历间选刻爲十二卷。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缘督集》二十卷。今存清抄本四十卷,似仍爲宋本之旧。事见本集有关诗文及《道园学古录》卷三四《曾撙斋缘督集序》。 曾丰诗,以清抄本四十卷(藏南京图书馆)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明万历选刻本(简称明本)、丁丙跋抄本(简称丁本)。由于底本文字错譌衍夺极多,凡明确无疑之错譌,据校本径行校改。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作品评述

《游稚周和余韵见示复答之》是宋代曾丰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韦布穷无滥,轩裳贵莫淫。
一家兄弟学,千古圣贤心。
去道不能寸,持身肯枉寻。
它年凤鸣处,百鸟定皆瘖。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于品德修养和学问的思考。作者通过对韦布和轩裳的比喻,揭示了人们在追求物质财富和奢华时容易失去节制和廉耻。然后,作者表达了对于修身养性的重要性的认识,认为兄弟之间应该相互学习,传承千古以来贤人的智慧和道德准则。诗的结尾,作者表达了自己在追求道德境界和精神追求的过程中,即使可能一无所获,也愿意坚持不懈地追求。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价值观的思考。通过对韦布和轩裳的对比,作者警示人们不要追求无节制的物质享受,而是要注重品德修养。诗中提到的一家兄弟学,表达了作者对于人们相互学习、共同进步的期望。诗的最后两句则表达了作者对于追求道德和精神境界的坚定信念,即使可能在短期内无法看到成果,也愿意持之以恒地追求。整首诗以简练的文字点明主题,表达了作者对于道德修养和追求精神境界的价值观,给人以深思和启发。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you-zhi-zhou-he-yu-yun-jian-shi-fu-da-zhi.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