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杭久旱赵悦道入境之夕四郊雨足二首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19 14:53:01诗人:曾巩 |  朝代: 宋代 |  6

旌旗东下路尘开,六月风云席上回。
正恐一方人暍死,直将霖雨过江来。

作者介绍

曾巩(一○一九~一○八三),字子固,世称南丰先生,建昌军南丰县(今属江西)人。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歷官太平州司法参军、馆阁校勘、集贤校理兼判官告院,出通判越州,歷知齐、襄、洪、福、明、亳、沧诸州。神宗元丰三年(一○八○)判三班院,迁史馆修撰。五年,爲中书舍人。六年,病逝于江宁,年六十五。理宗时追謚文定。《宋史》卷三一九有传。曾巩出欧阳修门下,以散文着称。有《元丰类稿》五十卷,《续元丰类稿》四十卷,《外集》十卷。今仅存《元丰类稿》,并有宋刻《曾南丰先生文粹》十卷和金刻《南丰曾子固先生集》三十四卷传世。 曾巩诗九卷,以清康熙五十六年长洲顾崧龄刻《元丰类稿》爲底本,校以元大德八年东平丁思敬刻本(简称元刻本),并吸收清何焯《义门读书记》(简称读书记)中的校勘成果。参校本有:明正统十二年邹旦刻本(简称正统本),明嘉靖四十一年黄希宪刻本,有顾之逵跋并录何焯批校(简称顾校本),明嘉靖王抒刻本,有吴慈培录何焯校跋(简称吴校本),明隆庆五年邵廉刻本,有傅增湘校跋并录何焯校跋(简称傅校本),明万历二十五年曾敏才等刻本(简称万历本),明万历二十五年曾敏才等刻清顺治十五年重修本,有章钰校并录何焯、姚椿校(简称章校本),金刻本《南丰曾子固先生集》(简称曾子固集)等。集外诗附于编末。

作品评述

《余杭久旱赵悦道入境之夕四郊雨足二首》是宋代文人曾巩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旌旗东下路尘开,
六月风云席上回。
正恐一方人暍死,
直将霖雨过江来。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赵悦道入境余杭之夜,四郊降下了丰沛的雨水。诗人表达了对久旱的期盼和对雨水的喜悦之情。他担心因长期干旱而导致人们饱受炎热之苦,但幸好及时降下了雨水,解救了百姓的困境。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久旱之后的一场及时雨。首句“旌旗东下路尘开”描绘了行进中的车队,随着旌旗的摇曳,路上的尘土被扬起,预示着雨水的到来。接着,诗人用“六月风云席上回”来形容雨云密布的景象,充满了戏剧性和气势。整个描写过程中,诗人通过活灵活现的形象和动作,将读者带入到雨水降临的场景中,增强了诗意的感染力。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表达了他对雨水的珍视和对人们苦难的关切。“正恐一方人暍死”,表达了对干旱造成的人们生活困难的担忧。然而,诗人在最后两句“直将霖雨过江来”,表达了他坚定的信心,相信雨水将会跨越江河,及时降临到久旱之地,解救人们的苦难。

整首诗词情感真挚,意境鲜明。通过对自然现象的描绘,诗人传达了对人民疾苦的关切和对命运的乐观态度。这首诗词展现了曾巩细腻的情感和对社会的关注,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yu-hang-jiu-han-zhao-yue-dao-ru-jing-zhi-xi-s.html

相关文章

每日一诗

送游考功将漕夔门七绝
洪咨夔
欲鸣不鸣衔口马,欲去不去羸角羝。排天绝叫河汉裂,只舸飞上岷江西。
诗词赏析 >

每日成语

笔下生花
比喻文人才思俊逸,写作的诗文极佳。
标签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