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山万里恨难销,铁马金鞭出塞遥。
为问昔时青海畔,几人归到凤林桥。
作者介绍
高骈,字千里,南平郡王崇文之孙。家世禁卫,幼颇修饬,折节为文学。初事朱叔明为司马,后歷右神策军都虞侯、秦州刺史。咸通中,拜安南都护,进检校刑部尚书,以都护府为静海军,授骈节度,兼诸道行营招讨使。僖宗立,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迁劒南西川节度,进检校司徒,封燕国公。徙荆南节度,加诸道行营都统、盐铁转运等使,俄徙淮南节度副大使。广明初,进检校太尉、东面都统、京西京北神策军诸道兵马等使,封渤海郡王,为部将毕师铎所害。诗一卷。 高骈字千里,南平郡王高崇文之孙,卒僖宗光啓三年。补诗四句。
作品评述
诗词《寓怀·关山万里恨》是唐代诗人高骈创作的一首作品。这首诗以关山遥远的景象为背景,描绘了离散的边塞士兵心中的思乡之情。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关山万里恨难消,
铁马金鞭涉长途。
问昔青海畔边事,
凤林桥上几人归。
诗中的关山指的是遥远的边疆地区,万里恨则是士兵因离乡别井而怀念家乡的情感。这种思乡之情难以消除,如同高山一般高耸不可逾越。
铁马金鞭出塞遥,形容士兵漫长的出征途中,乘坐着快速的铁马,手持金鞭,长途跋涉。这一句也突出了关山的遥远和艰险。
为问昔时青海畔,几人归到凤林桥。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思念。诗人在这里回忆起曾经在青海畔的场景,问几位当时与他一同征战的战友,他们是否已经归还到凤林桥。这里提到的凤林桥可能是士兵们回家的标志。
整首诗以辽阔的关山和士兵的思乡之情为背景,描绘出边塞士兵的艰辛和乡愁。诗人通过关山壮丽和士兵的离散,表达了对祖国和家乡的思念之情。这首诗揭示了人们心中对家乡和亲人的深切依恋与思念。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yu-huaic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