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闲思人共怕。
十年塞上烟尘亚。
百万铁衣驰铁马。
都弄罢。
八风断送归莲社。
卖药得钱休教化。
归来醉卧蜗牛舍。
一颗明珠元不夜。
非待借。
神光穿透诸天下。
作者介绍
王以宁(约1090年--1146年):字周士,生于湘潭(今属湖南),是两宋之际的爱国词人。他曾为国奔波,靖康初年征天下兵,只身一人从鼎州借来援兵,解了太原围。
王以宁的年谱
建炎初,以枢密院编修官出守鼎州。建炎四年(1130年),为京西制置使,升直显谟阁,不久,落职降三官,责监台州酒税。
绍兴二年(1132年),责永州别驾,潮州安置。
绍兴五年(1135年),特许自便。
绍兴十年(1140年),复右朝奉郎、知全州,以成忠郎换文资为从事郎。
有《王周士词》一卷,存三十二首。《四库书目提要》谓“以凝词句法精壮”,“绝无南宋浮艳虚薄之习”。
公元1146年,王以宁逝世。
作品评述
《渔家傲》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王以宁。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
往事闲思人共怕,
回忆过去,心中充满了恐惧,
十年在边塞上,烟尘密布。
百万铁甲,驰骋在铁马之上,
战争结束了,归队伍的人都散开了。
八方风雨断送了回到莲社的人们。
卖药换取金钱,不再传播教化。
回来之后,醉倒在蜗牛舍中。
一颗明珠照亮了整个夜晚,
不需要借助其他光源。
神圣的光芒穿越了天下所有的地方。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往事的思念和对战争的恐惧。作者描述了在边塞上经历了十年的战争,烟尘弥漫,百万铁甲驰骋,但战争结束后,归队的人们散开了,回到的人也面临了八方风雨和困顿。作者通过描述自己卖药赚钱但不再传播教化,以及酒后醉倒的情景,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和对现实的不满。然而,最后一句表达了一颗明珠照亮了整个夜晚,不需要其他光源的意象,暗示了作者内心深处的坚强和希望,认为神圣的光芒可以穿透世间的一切困难和黑暗。
整首诗词通过描绘战争的残酷和人们在战后的困境,表达了对战争的反思和对和平的向往。同时,通过对明珠的比喻,诗人展示了对自身内心力量的肯定和对未来的希望。这首诗词以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通过对战争、困境和希望的描绘,展示了作者的情感和思想。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yu-jia-aokz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