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连环(题载安僧舍)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21 07:05:14诗人:王之道 |  朝代: 宋代 |  体裁: 连环 |  14

流水细通何处。
柳溪新雨。
清风十里送篮舆,行不尽、山无数。
一簇楼台窣堵。
老僧常住。
悬知俗客不曾来,门外苍苔如许。

作者介绍

王之道(一○九三~一一六九),字彦猷,自号相山居士,无爲(今属安徽)人。与兄之义、弟之深同河徽宗宣和六年(一一二四)进士第,因对策极言联金伐辽之非,抑置下列。钦宗靖康初调和州歷阳县丞,摄鸟江令,以奉亲罢。金兵南侵,率乡人退保胡避山。镇抚使赵霖命摄无爲军,朝命爲镇抚司参谋官。高宗绍兴间通判滁州,因上疏反对和议忤秦桧,责监南雄州溪堂镇盐税,会赦不果行,居相山近二十年。秦桧死后,起知信阳军,歷提举湖北常平茶盐、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孝宗干道五年卒,年七十七。有《相山集》三十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作二十六卷、《宋史·艺文志》作二十五卷),己佚。清四库馆臣从《永乐大典》辑爲三十卷,其中诗十五卷。事见本集卷三○附录宋尤袤《故太师王公神道碑》。 王之道诗,以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玉连环(题载安僧舍)

流水细通何处。
柳溪新雨。
清风十里送篮舆,
行不尽、山无数。
一簇楼台窣堵。
老僧常住。
悬知俗客不曾来,
门外苍苔如许。

译文:
水流细细地流向何处。
柳溪里下着新雨。
清风送行者十里,
却行不尽,山峦无数。
一簇楼台高耸入云,
老僧常住其中。
悬挂知道俗客不曾来,
门外的苍苔如此茂盛。

诗意:
这首诗以自然景色和僧舍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于寺庙的思念和对俗世的淡漠。他描述了流水细细流动的景象,柳溪里下着新雨,清风送行者离开。诗人感叹山峦无数,楼台高耸,老僧长久地住在其中。他觉得寺庙里的僧人与世隔绝,俗客不曾来过,门外的苍苔也长得茂盛,象征着世俗的繁华与喧嚣与寺庙的宁静与淡泊形成鲜明的对比。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寺庙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于寺庙的向往和对世俗的疏离。诗中的流水、柳溪、清风、山峦等自然元素与寺庙、老僧、楼台等人文元素相结合,构成了一幅寺庙中宁静与世俗的鲜明对比。诗人通过寺庙的景象,表达了自己对于宁静与淡泊的向往,以及对于世俗的疏离和淡漠。整首诗情感平和,语言简练,给人一种宁静与恬淡的感觉。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yu-lian-huan-ti-zai-an-seng-she.html

相关文章

每日一诗

送徐巢友还山
葛一龙
吾庐在空山,户牖白云满。有树常谡谡,余花亦纂纂。城市不可居,昼夜一何短。卖药挂驴背,行歌去人远。日落深涧中,洗足春泥暖。
诗词赏析 >

每日成语

一本正经
原指一部合乎道德规范的经典◇用以形容态度庄重严肃,郑重其事。有时含讽刺意味。
标签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