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楼春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05 20:09:28诗人:魏承班 |  朝代: 唐代 |  体裁: 春天 |  20

寂寂画堂梁上燕,高卷翠帘横数扇。
一庭春色恼人来,满地落花红几片¤
愁倚锦屏低雪面,泪滴绣罗金缕线。
好天凉月尽伤心,为是玉郎长不见。
轻敛翠蛾呈皓齿,莺转一枝花影里。
声声清迥遏行云,寂寂画梁尘暗起¤
玉斝满斟情未已,促坐王孙公子醉。
春风筵上贯珠匀,艳色韶颜娇旖旎。

作者介绍

约公元九三O年前后在世字、里、生年不详死于925年五代时许州人,约后唐明宗长兴初前后在世,据当代学者考证,死于前蜀败亡之际。父魏宏夫,为蜀王建养子,赐姓名王宗弼,封齐王。承班为驸马都尉,官至太尉。国亡,与其父同时被杀。承班工词,艳丽似温庭筠,今存二十一首(见《唐五代词》)。 元遗山曰:魏承班词,俱为言情之作。大旨明净,不更苦心刻意以竞胜者。

魏承班的词风

  魏承班的词风以浓艳为主,描摹细腻,有柔情似水,“剪不断,理还乱”的妙处。譬如《玉楼春》第一首写春情闺思,虽说景物不外乎燕花帘月之类,情感亦不出于愁泪伤心这一些个,但词语的连缀和整体意境的熔铸方面却颇见工夫,有动人心弦之魅力;而第二首写美人的“艳色韶颜”和“莺声婉转”,“轻敛翠蛾呈皓齿,莺转一枝花影里”,“声声清迥遏行云,寂寂画梁尘暗起”,真是秀词满篇,沁人心脾,使人不禁有“醉心摇摇,欣然神往”之感。

作品评述

玉楼春

寂寂画堂梁上燕,高卷翠帘横数扇。
一庭春色恼人来,满地落花红几片。

愁倚锦屏低雪面,泪滴绣罗金缕线。
好天凉月尽伤心,为是玉郎长不见。

轻敛翠蛾呈皓齿,莺转一枝花影里。
声声清迥遏行云,寂寂画梁尘暗起。

玉斝满斟情未已,促坐王孙公子醉。
春风筵上贯珠匀,艳色韶颜娇旖旎。

译文:

玉楼春,

寂寂画堂梁上燕,高卷翠帘横数扇。
一庭春色恼人来,满地落花红几片。

愁倚锦屏低雪面,泪滴绣罗金缕线。
好天凉月尽伤心,为是玉郎长不见。

轻敛翠蛾呈皓齿,莺转一枝花影里。
声声清迥遏行云,寂寂画梁尘暗起。

玉斝满斟情未已,促坐王孙公子醉。
春风筵上贯珠匀,艳色韶颜娇旖旎。

诗意:

这首诗描述了一个寂静的画堂,梁上的燕子在高卷的翠帘后面飞舞。春天的色彩扰乱人心,地上满是飘落的红花。

女主人愁苦地倚在锦屏上,泪水滴在金线绣罗上。晴朗的天空和冷月使心情更加凄凉,这是因为玉郎长久不见。

修饰着翠绿蛾翅的女子,手轻轻掩住珍珠白齿,小鸟在花影中唱起歌来。清脆的声音戛然而止,寂静的画梁上飞起了尘埃。

美酒满杯,感情仍未饱足,王孙公子们痛饮而醉。春风吹过宴会,串珠垂满,各色妙龄女子楚楚动人。

赏析:

《玉楼春》描绘了一个充满隐私和内心愁苦的环境,以及对离别和寂寥的感受。诗人运用了细腻的词语和意象,将读者带入了一个情感丰富而又纷繁复杂的世界。诗中的景物描写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人物形象栩栩如生,使人能够感受到作者内心的细微情感变化。

整首诗透露出离愁别绪和对爱情的渴望,凸显了作者对时间的流逝和爱人的远离所产生的痛苦之情。同时,诗中还夹杂了一些宴会和丝绸之路上公子们的浮华场景,突出了现实与理想之间的矛盾。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堪称一代佳作。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yu-lou-chunofb.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