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十里孤山路。
犹记荷花处。
翠茎红蕊最关情。
不是薰风、吹得晚来晴。
而今老去丹青底。
醉腻娇相倚。
棹歌声缓采香归。
如梦如酲、新月照涟漪。
作者介绍
韩淲(一一五九~一二二四)(生年据《瀛奎律髓》卷二○,卒年据《全宋词》),字仲止,号涧泉,祖籍开封,南渡后隶籍上饶(今属江西)。元吉子。早年以父荫入仕,爲平江府属官,后做过朝官,集中有制词一道,当官学士。宁宗庆元六年(一二○○)药局官满,嘉泰元年(一二○一)曾入吴应试。未几被斥,家居二十年(《石屏集》卷四《哭涧泉韩仲止》)。淲清廉狷介,与同时知名诗人多有交游,并与赵蕃(章泉)并称“二泉”。着作歷代书目未见着录。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有《涧泉集》二十卷、《涧泉日记》三卷。事见本集卷二、四、一四、一五、二○有关诗文。 韩淲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涧泉集》爲底本。校以残本《永乐大典》、《瀛奎律髓》等。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虞美人(姑苏画莲)》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韩淲。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西湖十里孤山路。
犹记荷花处。
翠茎红蕊最关情。
不是薰风、吹得晚来晴。
而今老去丹青底。
醉腻娇相倚。
棹歌声缓采香归。
如梦如酲、新月照涟漪。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关于虞美人花(即莲花)的美景。诗人首先提到了西湖的山路,暗示了此处的环境清幽僻静。接着,他回忆起曾经见过的荷花,特别是那翠绿的茎和鲜红的花蕊,表达出自己对这花的深深情感。
诗人说,不是因为微风吹拂,使荷花在晚上变得明朗,而是因为它的本质和内在之美。这种美丽如同虞美人的容颜,不需要外在因素的修饰,本身就是迷人的。
然而,现在诗人已经年老,他的丹青(指绘画)技艺也渐渐衰退。他感到自己的眼界已经醉心于虞美人的娇艳之美,无法再去欣赏其他的景物。他倚在画作旁边,陶醉于自己创作的虞美人的形象。
最后两句描述了采莲的场景,仿佛是在梦中或是醉酒之后。新月的光芒照耀在水波上,给整个场景增添了一种梦幻般的色彩。
这首诗以虞美人花为主题,通过描绘花朵的美丽和诗人的情感,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和艺术美的赞美,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年华逝去和艺术衰退的感慨。整首诗以细腻的描写和典雅的语言展现了宋代文人的审美情趣和诗人个人的情感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