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九日和董彦远)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06 05:26:50诗人:谢薖 |  朝代: 宋代 |  16

金钗尽醉何须伴。
萸糁浮杯乱。
黄花香返岭梅魂。
好把一枝斜插、向乌云。
坡词欲唱无人会。
桃叶知何在。
与君同咏一联诗。
但道老来能趁、菊花时。

作者介绍

谢薖(kē)(1074~1116)字幼盘,自号竹友居士。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人。北宋著名诗人,江西诗派二十五法嗣之一。谢逸从弟,与兄齐名,同学于吕希哲,并称“临川二谢”。与饶节、汪革、谢逸并称为“江西诗派临川四才子”。30多岁时参加科举,不第而归,遂淡泊功名之心。常开窗对竹,认为竹劲气节,贯四时而不改柯易叶,君子似之,因号竹友居士。当时,不少文人靠取媚权臣而显贵,而他兄弟二人宁可老死布衣,也不走此邪路,其高节一直为人称许。徽宗政和六年卒(吕本中《谢幼盘文集跋》),年四十三(明弘治《抚州府志》卷二一)。

谢薖的文学成就

  谢薖与其兄以诗名重当时,吕本中将其兄弟二人比作谢康乐和谢玄晖,时称“二谢”。其名亦列入吕本中《江西诗社宗派图》,吕称无逸诗似康乐,幼盘似玄晖。谢薖的诗清新可喜,多佳句,文字雅洁,楚楚有法度,风格多样。其诗内容与谢逸诗相仿,主要写隐居生活的宁静恬谧,但诗名不如谢逸。其艺术风格虽有轻隽清新的一面,但由于受黄庭坚的影响较深,也有生硬过甚的弊端。词存不多,却有天然之致。后人赞其词“尤天然工妙”。

  现存作品有《竹友集》(又名《谢幼盘文集》)10卷,其中诗7卷,存诗272首,杂文3卷。《彊村丛书》有《竹友词》一卷。事见《(道光)抚州府志》、《江西通志》、《四库全书》、《江西诗派小序·二谢》、朱熹《邵武县丞谢君墓碣铭》、朱彝尊《竹友集跋》、《全宋词》。

作品评述

《虞美人(九日和董彦远)》是一首宋代谢薖的诗词。下面是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金钗尽醉何须伴。
萸糁浮杯乱。
黄花香返岭梅魂。
好把一枝斜插、向乌云。
坡词欲唱无人会。
桃叶知何在。
与君同咏一联诗。
但道老来能趁、菊花时。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寂寞的老人,借着虞美人花的形象来表达对逝去时光的思念和对未来的期盼。诗中的情景通过花朵和酒的意象来展现,寄托了对美好时光的回忆和对未来的向往,同时也表达了对生命的感慨和对岁月流转的思考。

赏析:
这首诗的意境优美,表达了作者对逝去时光的留恋和对未来的期待。以下是对每个词句的具体分析:

1. 金钗尽醉何须伴:金钗是古代女子的首饰,象征美丽和婀娜。这句话表达了虞美人花朵的美丽,同时也隐含了作者寂寞的心境。

2. 萸糁浮杯乱:萸糁是一种用萸果制成的酿酒材料,这里指的是酒。浮杯乱暗示了醉意纷乱,也表达了作者对美好时光的向往和追求。

3. 黄花香返岭梅魂:黄花指的是虞美人花,返指回归。岭梅魂则是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和思念。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逝去时光的怀念,同时也传达了对虞美人花的喜爱之情。

4. 好把一枝斜插、向乌云:这句话通过描绘虞美人花朵斜插向乌云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自己的人生态度,表示不畏艰难,追求自己的理想。

5. 坡词欲唱无人会:坡词是指山坡上的歌谣或诗词。这句话表达了作者的孤独和无人理解自己的心境。

6. 桃叶知何在:桃叶是对年少时光的象征,这里指的是逝去的时光。诗中通过桃叶的消失暗示了年少时光的离去,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感慨和思念。

7. 与君同咏一联诗:这里指与董彦远一起写一首联诗,表示作者希望与他人分享自己的感受和情绪。

8. 但道老来能趁、菊花时: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未来的期待和对生命的思考。趁菊花时指的是老年时光,表示作者希望在晚年能够充分利用时间,追求自己的理想和人生价值。

整首诗通过虞美人花朵的形象,展现了作者对逝去时光的留恋和对未来的期待。诗中运用了花朵、酒和年少时光等意象,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抒情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对人生的思考以及对未来的向往。整体氛围既有忧伤和孤寂,又透露出对生命的热爱和对希望的追求。这首诗以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将作者的情感与思想巧妙地融入其中,给人以深深的思考和共鸣。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yu-mei-ren-jiu-ri-he-dong-yan-yuan.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