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13 22:09:08诗人:谢薖 |  朝代: 宋代 |  体裁: 虞美人 |  11

人间离合常相半。
璧月宁长满。
九秋风露又方阑。
何日小窗相对、话悲欢。
月华临夜宜人醉。
老去嗟颜悴。
君如玉树照清空。
况有凝之道蕴、一尊同。

作者介绍

谢薖(kē)(1074~1116)字幼盘,自号竹友居士。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人。北宋著名诗人,江西诗派二十五法嗣之一。谢逸从弟,与兄齐名,同学于吕希哲,并称“临川二谢”。与饶节、汪革、谢逸并称为“江西诗派临川四才子”。30多岁时参加科举,不第而归,遂淡泊功名之心。常开窗对竹,认为竹劲气节,贯四时而不改柯易叶,君子似之,因号竹友居士。当时,不少文人靠取媚权臣而显贵,而他兄弟二人宁可老死布衣,也不走此邪路,其高节一直为人称许。徽宗政和六年卒(吕本中《谢幼盘文集跋》),年四十三(明弘治《抚州府志》卷二一)。

谢薖的文学成就

  谢薖与其兄以诗名重当时,吕本中将其兄弟二人比作谢康乐和谢玄晖,时称“二谢”。其名亦列入吕本中《江西诗社宗派图》,吕称无逸诗似康乐,幼盘似玄晖。谢薖的诗清新可喜,多佳句,文字雅洁,楚楚有法度,风格多样。其诗内容与谢逸诗相仿,主要写隐居生活的宁静恬谧,但诗名不如谢逸。其艺术风格虽有轻隽清新的一面,但由于受黄庭坚的影响较深,也有生硬过甚的弊端。词存不多,却有天然之致。后人赞其词“尤天然工妙”。

  现存作品有《竹友集》(又名《谢幼盘文集》)10卷,其中诗7卷,存诗272首,杂文3卷。《彊村丛书》有《竹友词》一卷。事见《(道光)抚州府志》、《江西通志》、《四库全书》、《江西诗派小序·二谢》、朱熹《邵武县丞谢君墓碣铭》、朱彝尊《竹友集跋》、《全宋词》。

作品评述

《虞美人》是宋代诗人谢薖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人世间的离合与相聚,以及岁月的流转和人生的变迁。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人间离合常相半。
璧月宁长满。
九秋风露又方阑。
何日小窗相对、话悲欢。
月华临夜宜人醉。
老去嗟颜悴。
君如玉树照清空。
况有凝之道蕴、一尊同。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人世间离合的描绘,表达了生命的短暂和人生的无常。诗人以虞美人花为象征,将其与人间的离别和相聚作对比。诗中提到了璧月,意指明亮的月光,但它并不会永远照耀,而是有阴晴圆缺的变化。这象征着人生中喜悲离合的经历,以及时间的推移和变迁。

诗中的九秋指的是重要的时刻或阶段,而风露则代表着岁月的流转。方阑指的是门槛,引申为离别的边缘。诗人渴望着与心爱的人再次相见,共同分享喜悲欢愁。

在夜晚,月华洒在人身上,使其陶醉其中。诗人感叹自己日渐老去,面容憔悴。他将心爱的人比作照耀在清空中的玉树,意味着她的美丽和高贵。诗人同时提到了凝之道蕴和一尊同,这是对心爱之人的赞美,表示她具备凝重和高洁的品质,与诗人心灵相通。

整首诗通过描绘人生的离合和岁月流转,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易逝和人事变迁的感慨。同时,诗人以花草树木为象征,抒发了对心爱之人的思念和赞美之情。这首诗既展示了宋代文人的浪漫情怀,又表达了对人生无常和岁月流转的深刻思考。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yu-mei-ren88l.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