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07 16:21:57诗人:利登 |  朝代: 宋代 |  体裁: 虞美人 |  14

当时养士知何许。
总把降幡去。
汉家王气塞乾坤。
一树盈盈、不为汉家春。

作者介绍

利登(生卒年不详)字履道,号碧涧,南城(今属江西)人,一说金川(今属四川)人。

利登的生平

  其家时为南城望族,他早年无意仕进,生活超脱,常与文友聚游登览,赋诗论文。绍定二年(1229),汀州爆发农民起义,很快波及南城。他带着家人逃奔在外三年之久。淳祐元年(1241)方中进士,时年岁已大,有诗道:“乾坤双鬓改,日月寸心死。誓从鹿豕游,乃复叨一第”。历官武安军书记、宁都(今属江西)县尉。他是江湖派里比较朴素而不专讲工致细巧的诗人。诗多记叙流离奔走之苦,间也触及社会不合理现象,语言质朴自然。著有《骳稿》1卷,《全宋词》辑录其词13首。

作品评述

《虞美人·当时养士知何许》是宋代诗人利登创作的一首词。下面是该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当时养士知何许,
总把降幡去。
汉家王气塞乾坤,
一树盈盈,不为汉家春。

诗意:
这首词描述了当时养士们的无奈和迷茫。他们为了国家奋斗,但最终却被抛弃,他们的英勇和忠诚被无情地抛弃了。汉家王气,指的是汉朝的皇权和统治力量,现在已经衰落,不再具有昔日的雄风。而那一树盈盈的虞美人花,不再为汉家的春天而绽放,象征着士人们的理想和志向无法实现,他们的才华和努力被埋没。

赏析:
这首词描绘了一个士人的无奈和失望。诗人通过描写士人们对国家的奉献和忠诚,以及他们最终被抛弃的遭遇,表达了对时代的失望和对个人命运的无奈。诗中的"降幡"象征着战争的结束和国家的衰落,士人们原本期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挽救国家,但最终却无能为力。"汉家王气塞乾坤"一句揭示了当时政治局势的动荡和国家的衰败,士人们的英雄气概再也无法挽回汉朝的昔日辉煌。而"一树盈盈,不为汉家春"则以虞美人花为象征,表达了士人们的理想和志向无法得到实现,他们的才华和努力被埋没在历史的长河中。

这首词以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揭示了士人们的无奈和失望,以及时代的动荡和国家的衰败。它反映了宋代士人的心声,表达了他们对理想和现实之间巨大落差的痛苦体验。这首词通过虞美人花的形象,构建了一种壮美而悲凉的意境,给人以深深的思考和触动。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yu-mei-renlqn.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