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谈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24 10:44:58诗人:晁说之 |  朝代: 宋代 |  22

欲谈无应莫吾容,悔不居身可否中。
尽日小斋何所乐,芭蕉宜雨竹宜风。

作者介绍

晁说之(一○五九~一一二九),字以道,一字伯以,济州鉅野(今山东巨野)人(《宋史·晁补之传》)。因慕司马光爲人,自号景迂生。神宗元丰五年(一○八二)进士。哲宗元祐初,官兖州司法参军,绍圣时爲宿州教授,元符中知磁州武安县。徽宗崇宁二年(一一○三),知定州无极县。后入党籍。大观、政和间临明州造船场,起通判鄜州。宣和时知成州,未几致仕。钦宗即位,以着作郎召,除秘书少监、中书舍人,復以议论不合,落职。高宗立,召爲侍读,后提举杭州洞霄宫。建炎三年卒,年七十一。有《嵩山文集》(又名《景迂生集》)二十卷。事见《嵩山文集》附录其孙子健所作文集后记,《晁氏世谱节录》,及集中有关诗文。 晁说之诗,以四部丛刊续编影印旧钞本《嵩山文集》(集中“祯”字皆缺,注“今上御名”,当沿宋本之旧)爲底本。校以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等。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欲谈》是一首宋代晁说之的诗词。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迷茫情感。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欲谈无应莫吾容,
悔不居身可否中。
尽日小斋何所乐,
芭蕉宜雨竹宜风。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自问自答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困惑。诗人说自己想要谈论一些事情,但却没有人能够理解他的意思,无法与他产生共鸣。这种无法被理解的感觉让诗人感到失望和懊悔。

诗人进一步表达了对自己生活状态的疑问。他在小斋中度过整天的时间,却不知道自己到底在享受什么。这种迷茫的状态使诗人感到困惑和不安。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向往。他认为芭蕉适合雨水的滋润,竹子适合风的吹拂。这种对自然的赞美和向往,可能是诗人希望通过与自然的亲近来找到内心的平静和答案。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表达诗人内心的矛盾和困惑,以及对自然的向往,展现了一种追求内心平静和答案的情感。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yu-tanlve.html

相关文章

每日一诗

逍遥咏
宋太宗
於身日益但多为,贤圣何曾免是非。大道几时明鄙隔,真宗隐显在玄机。周知物理通还感,俯仰从来有顺违。宜且守恒存礼让,难中轻重两相依。
诗词赏析 >

每日成语

助纣为虐
比喻帮助坏人干坏事。
标签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