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畦抱瓮园,一酌瘿尊酒。
唯有沃洲僧,时过杏溪臾。
——李益
追欢君适性,独饮我空口。
儒释事虽殊,文章意多偶。
——广宣
作者介绍
李益,字君虞,姑臧人。大历四年登进士第,授郑县尉,久不调。益不得意,北游河朔,幽州刘济辟为从事,尝与济诗,有怨望语。宪宗时,召为祕书少监、集贤殿学士,自负才地,多所凌忽,为衆不容。谏官举其幽州诗句,降居散秩。俄復用为祕书监,迁太子宾客、集贤学士、判院事,转右散骑常侍。太和初,以礼部尚书致仕卒。益长于歌诗,贞元末,与宗人李贺齐名,每作一篇,教坊乐人以赂求取,唱为供奉歌辞。其《征人歌》、《早行篇》,好事画为屏障。集一卷,今编诗二卷。
作品评述
中文译文:千畦抱瓮园,一酌瘿尊酒。唯有沃洲僧,时过杏溪臾。
诗意:李益与宣供奉一起离开瘿尊归杏溪园时,通过这首联句表达了对离别和时光流逝的感叹和思考。
赏析:这首诗反映了唐代士人行走江南的情感与景色,表达了离别之后时光如流水般匆匆而过的感叹。诗人李益和宣供奉一起离开瘿尊,回到了杏溪园。他以园中的景色来映衬人物间的情感。千畦抱瓮园形容园中的景色,瓮代表酒,表达了与友人饮酒、畅谈的愉悦和欢乐之情。瘿尊是一种盛酒器皿,显示了酒足以美化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沃洲僧指的是与作者有交情的僧人,沃洲是僧人生活的地方。时过杏溪臾则借用流逝的时间来强调离别和人生短暂的感叹。作者通过这首诗词描绘了唐代士人的生活情趣和对光阴流逝的领悟。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yu-xuan-gong-feng-xie-ying-zun-gui-xing-xi-yu.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