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识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06 07:14:34诗人:宋太宗 |  朝代: 宋代 |  15

心专慕道真空法,恬澹清虚好到头。
如此修行皆尽达,十洲仙侣道相求。

作者介绍

宋太宗赵炅(九三九~九九七),初名匡义,后改光义。太祖弟,封晋王。开宝九年(九七六)即位,建元太平兴国、雍熙、端拱、淳化、至道。在位二十二年卒,年五十九。庙号太宗,葬永熙陵。见《宋史》卷四、卷五《太宗本纪》。有《御集》四十卷、《朱邸集》十卷、《逍遥咏》十卷、《缘识》五卷、《莲花心轮迴文偈颂》二十五卷、《迴文诗》四卷、《君臣赓载集》三十卷等(《玉海》卷二八)。今《逍遥咏》、《缘识》有传本,《莲花心轮迴文偈颂》存有残卷,余均佚。 宋太宗诗,《御制逍遥咏》十一卷及《御制缘识》五卷,以日本弘教书院刊《大藏经》护教部露十所收爲底本,保留《逍遥咏》原注,并酌採弘教书院丽轻、宋振参据宋本所撰校记。又据敦煌遗书《御制莲花心轮迴文偈颂》残卷,录偈十八首(含残章),编次爲第十七卷。另从诸书辑得集外诗十首,编次爲第十八卷。

作品评述

诗词《缘识》是宋太宗创作的作品,它表达了对道法真空的渴望和对宁静虚无的向往。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心专慕道真空法,
恬澹清虚好到头。
如此修行皆尽达,
十洲仙侣道相求。

诗意: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道法真空的专注追求,他渴望达到心境的纯净和内心的宁静。作者将恬淡的清虚境界视为最高境界,认为只有达到这种状态才算是真正的修行。他认为修行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自己,还是为了与其他仙侣一同追求道的境界。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而富有内涵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真空法的向往和对虚无境界的推崇。"心专慕道真空法"表明了作者对心灵修炼的专注,他追求的是一种超越尘世的境界。"恬澹清虚好到头"用恬静、清净的词语表达了作者对虚无状态的追求,认为只有达到最高层次的虚无境界才能算得上是真正的修行。"如此修行皆尽达,十洲仙侣道相求"表明了作者对修行的追求不仅仅是个人的追求,还希望与其他有着相同目标的仙侣一同踏上追求道的旅程。

这首诗通过简洁而有力的语言传达了作者对心灵境界的追求和对道的向往。它表达了对宁静、虚无的渴望,强调了修行的目的不仅仅是个人的境界提升,还包括与其他有着相同追求的人一同探索道的奥妙。这首诗给人以深思,引发人们对内心世界的思考,同时也激发了对道的探索和追求的动力。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yuan-shisku.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