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出宏材,睹奥自开。
揣摩三教,百行俱来。
真宗起思,抚掌堪咍。
识业之敏,谈论熙哉。
作者介绍
宋太宗赵炅(九三九~九九七),初名匡义,后改光义。太祖弟,封晋王。开宝九年(九七六)即位,建元太平兴国、雍熙、端拱、淳化、至道。在位二十二年卒,年五十九。庙号太宗,葬永熙陵。见《宋史》卷四、卷五《太宗本纪》。有《御集》四十卷、《朱邸集》十卷、《逍遥咏》十卷、《缘识》五卷、《莲花心轮迴文偈颂》二十五卷、《迴文诗》四卷、《君臣赓载集》三十卷等(《玉海》卷二八)。今《逍遥咏》、《缘识》有传本,《莲花心轮迴文偈颂》存有残卷,余均佚。 宋太宗诗,《御制逍遥咏》十一卷及《御制缘识》五卷,以日本弘教书院刊《大藏经》护教部露十所收爲底本,保留《逍遥咏》原注,并酌採弘教书院丽轻、宋振参据宋本所撰校记。又据敦煌遗书《御制莲花心轮迴文偈颂》残卷,录偈十八首(含残章),编次爲第十七卷。另从诸书辑得集外诗十首,编次爲第十八卷。
作品评述
《缘识》是宋太宗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探讨了人的悟性和思辨能力,以及修身养性的重要性。
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是:
继出宏材,睹奥自开。
揣摩三教,百行俱来。
真宗起思,抚掌堪咍。
识业之敏,谈论熙哉。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智慧和学识的追求。首句“继出宏材,睹奥自开”意味着通过不断的努力和学习,人们可以开拓自己的才能和智慧。第二句“揣摩三教,百行俱来”强调了对不同思想和行为的理解和接纳。作者认为,通过揣摩三教(佛教、道教和儒教),人们可以获得全面的修养和智慧。
接下来的两句“真宗起思,抚掌堪咍”表达了作者对真宗的思考和赞赏之情。这里的“真宗”指的是宋真宗,他是宋太宗的儿子,也是一位睿智的皇帝。作者认为真宗的思想启迪了自己,使他对事物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赏识。
最后一句“识业之敏,谈论熙哉”强调了作者对学识和智慧的重视。作者认为,对于学业的敏锐洞察力使他能够进行深入的思考和谈论,这种智慧的交流和分享使得人生更加充实和愉悦。
整首诗词强调了个人修身养性和知识的重要性。通过不断学习和思考,人们可以开发自己的潜力,拓宽自己的视野,并在智慧的指引下,过上充实而有意义的生活。这首诗词充满了对智慧和学识的赞美,鼓励人们追求知识并将其应用到实践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