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吹藜杖到蓬莱,亲见银潢铁鏁开。
析木津头排列宿,鳌山脚下走轻雷。
荒城夜雪欺行李,画角晨霜送落梅。
邻舍相呼同酒盏,也教人道上元来。
作者介绍
项安世(一一二九~一二○八)(生年据本集卷四《内子生日(戊申)》“居士新年六秩来”推定),字平甫,号平庵,其先括苍(今浙江丽水)人,后家江陵(今属湖北)。孝宗淳熙二年(一一七五)进士,调绍兴府教授。光宗绍熙四年(一一九三)除秘书省正字,五年,爲校书郎兼实录院检讨官(《南宋馆阁续录》卷九)。宁宗庆元元年(一一九五)出通判池州(同上书卷八),移通判重庆府。入庆元党籍,还江陵家居。开禧二年(一二○六)起知鄂州(《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七之二二),迁户部员外郎、湖广总领。三年权安抚使(同上书职官七四之二五),以事免。起爲湖南转运判官,未上,用臺章夺职而罢。嘉定元年卒。有《易玩辞》、《项氏家说》、《平庵悔稿》等。《宋史》卷三九七有传。 项安世诗,以《宛委别藏》本《平庵悔稿》十二卷爲底本。校以清吴长元钞本(简称吴钞本,藏北京图书馆)。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十三卷。
作品评述
《元夕刘知录招饮》是宋代诗人项安世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曾吹藜杖到蓬莱,
亲见银潢铁鏁开。
析木津头排列宿,
鳌山脚下走轻雷。
荒城夜雪欺行李,
画角晨霜送落梅。
邻舍相呼同酒盏,
也教人道上元来。
【译文】曾经吹着藜杖到达蓬莱,亲眼见到银色的光辉和铁链打开。析木津头上的星辰排列得很整齐,鳌山脚下传来轻盈的雷声。
荒城中夜晚的雪欺骗了行人,画角声和晨霜伴随着落梅。邻舍们互相呼唤,共饮美酒,也让人们学会品味元宵佳节的来临。
【诗意赏析】该诗描绘了一个元宵节的夜晚景象,以及人们欢庆元宵节的场景。首句提到曾经吹着藜杖到达蓬莱,蓬莱被视为神仙居所,这句话暗示了诗人在元宵节夜晚的心境,仿佛置身仙境般的喜悦和兴奋。接着,诗人描述了星辰的排列和雷声的鸣响,这些自然景象增添了节日的喧闹和热闹气氛。
接下来的两句,描绘了夜晚的雪和晨霜,以及落梅的美丽景象。夜雪虽然荒凉,但欺骗了行人,让人感到诗意深远。晨霜和落梅则凸显了寒冷季节的美感,为元宵节带来了一丝清新和浪漫。
最后两句,邻舍们相互呼唤,共饮美酒,共同庆祝元宵节的到来。这句话传递出人们共同欢庆佳节的喜悦和团聚的情感,彰显了社会的和谐与友善。
整首诗词通过描绘元宵节夜晚的景象,以及人们的欢庆和团聚,表达了对节日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和人们的互动,诗人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喜庆和温暖的节日氛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