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06 06:50:02诗人:陈杰 |  朝代: 宋代 |  18

老去何心说看灯,一年还要此宵晴。
暖风忽断檐间溜,繁吹初过枕上声。
谁变惨凄成笑语,定回离乱作清平。
不应淡薄梅花月,偏照诗人白发生。

作者介绍

陈杰,字焘父,洪州丰城(今属江西)人。理宗淳祐十年(一二五○)进士,授赣州簿。歷知江陵县,江南西路提点刑狱兼制置司参谋。据集中诗篇,知其还做过知州和短期朝官。宋亡,隠居东湖。有《自堂存稿》十三卷(《宋史艺文志补》),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四卷。清同治《丰城县志》卷一六有传。 陈杰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豫章丛书》本(简称豫章本)、残本《永乐大典》等。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元宵》是宋代诗人陈杰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老年人在元宵节夜晚观灯的景象,表达了岁月易逝、人生无常以及诗人对时光流转的感慨。

诗中并没有明确提及元宵节,而是通过描述老去的心情和观灯的场景,间接地将诗人的情感与元宵节联系起来。诗人在开篇提到自己的年纪已经老去,他在心里自问着为何要看灯,而后又回答说,尽管岁月匆匆,他依然希望能够欣赏到这一年中难得的晴朗夜晚。

接下来,诗人通过描绘温暖的风忽然停止吹拂屋檐,繁花的风声初次传入枕边来,展示了岁月变迁的无常和生命的脆弱。这里的温暖风声和繁花的扑面声成为时间流逝中的转折点,将诗人的思绪带入不同的境界。

诗中的转折点是诗人提问的句子:“谁变惨凄成笑语,定回离乱作清平。”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人生起伏和命运变迁的思考。无论是悲凄还是欢笑,都是命运的安排。离乱与清平交替出现,象征着人生的波澜起伏。这里,诗人希望通过诗歌将离乱转化为清平,以平和的心态面对变迁的人生。

最后两句“不应淡薄梅花月,偏照诗人白发生。”表达了诗人对自己的期许。诗人认为自己不应该对美好事物冷漠,尤其是对于梅花和月亮这样的富有诗意的形象。尽管岁月已经使他的头发变白,但他仍然希望能够被这些美好事物所照亮,继续创作诗歌。

整首诗以老年人观灯的场景为背景,通过描绘岁月的流逝和人生的变迁,以及对人生和诗歌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这首诗意境深远,意蕴丰富,通过简洁而精准的语言,触动了读者内心对时间流逝和人生意义的思考。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yuan-xiaohd8.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