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轴载厚地,沈沈惟九幽。
日月所不烛,鬼神或拘囚。
负臣与支祁,亦为舜禹忧。
靦彼世上儿,对面行奸偷。
国章幸可脱,天刑此焉投。
作者介绍
韩元吉(一一一八~?),字无咎,号南涧翁,祖籍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南渡后居信州上饶(今属江西),维玄孙,淲父。早年尝师事尹焞,初与从兄元龙试词科不利,后举进士,爲南剑州主簿。高宗绍兴二十八年(一一五八),知建安县。孝宗干道元年(一一六五),爲江南东路转运判官(《景定建康志》卷二六)。后出入中外,两知婺州,一知建宁府等,入朝爲中书舍人、大理少卿、龙图阁学士、吏部侍郎等,中间曾出使金国。官至吏部尚书、颍川郡公。晚年退居信州,淳熙十三年(一一八六)尚存世。有《南涧甲乙稿》七十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九),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二十二卷。事见本集有关诗文。 韩元吉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南涧甲乙稿》爲底本,校以武英殿聚珍本(简称聚珍本)等。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诗词:《远游十首》
朝代:宋代
作者:韩元吉
《远游十首》是宋代诗人韩元吉的作品,下面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巨轴载厚地,沈沈惟九幽。
日月所不烛,鬼神或拘囚。
负臣与支祁,亦为舜禹忧。
靦彼世上儿,对面行奸偷。
国章幸可脱,天刑此焉投。
译文:
巨大的地轴压迫着深沉的九幽,
日月无法照耀,鬼神或受囚禁。
忠臣与正直之士,也为舜禹而忧愁。
那些道貌岸然的人,在背后进行着欺骗和窃取。
国家的章程幸运地得以摆脱,而天刑则施加在这些罪犯身上。
诗意:
《远游十首》通过描绘一幅危机四伏、黑暗深沉的景象,抒发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忧虑和愤慨之情。诗中巨轴载厚地、沈沈惟九幽,日月所不烛,鬼神或拘囚等形象,暗示了社会的黑暗和腐败。负臣与支祁,指代那些背离忠诚、不顾国家利益的人,连忠臣舜和禹都为他们忧虑。靦彼世上儿,对面行奸偷,描述了社会上假正经、虚伪的人物,暗示了道德败坏。然而,诗末提到国章幸可脱,天刑此焉投,表达了一种希望和信念,即国家的制度能够纠正社会的弊端,对罪恶行为进行制裁。
赏析:
《远游十首》以浓烈的悲愤之情揭示了作者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忧虑。通过对黑暗、腐败和道德败坏的描绘,诗中流露出一种对社会秩序的担忧,对那些背离忠诚、道德败坏的人的谴责。然而,诗末提到国章幸可脱,天刑此焉投,给人以一线希望,表达了对国家制度的信任和期待。整首诗运用了夸张和象征的手法,通过独特的意象和形象描写,使诗词充满力量和感染力。它不仅表达了作者个人的情感和观点,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一些问题和矛盾,具有一定的时代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