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致明入开善不至二首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06 00:50:07诗人:刘子翚 |  朝代: 宋代 |  20

乔松翠竹锁禅关,乘兴时来兴尽还。
懊恨刘郎招不得,瘦筇独自入寒山。

作者介绍

刘子翚(一一○一~一一四七)字彦沖,号病翁,崇安(今属福建)人。韐仲子。以荫补承务郎,辟爲真定府幕属。高宗建炎四年(一一三○),通判兴化军(本集卷五《送张当世序》)。后以疾退居故乡屏山,学者称爲屏山先生,朱熹尝从其问学。绍兴十七年卒,年四十七。遗着由其子玶编爲《屏山集》二十卷,胡宪爲之序,朱熹跋。《宋史》卷四三四有传。 刘子翚诗,以明正德七年刘泽刻本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道光十八年李廷钰秋柯草堂刊本(简称李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诗词:《约致明入开善不至二首》
朝代:宋代
作者:刘子翚

《约致明入开善不至二首》是刘子翚的作品,表达了对心灵境界的追求和对现实生活的无奈之情。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游赏于一座山林之间的画面。他来到了一个名为"禅关"的地方,这里有高大的乔木和翠绿的竹子,形成了一道壮观的景象。当他来到这里时,正值兴致勃勃的时候,但兴致随之而来的,也是兴趣的消退。他感到遗憾的是,无法邀请一个名叫刘郎的人共同分享这美景,只能独自一人进入寒山。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山林景色的画面,给人以清新、宁静的感受。乔松和翠竹交相辉映,形成了一幅自然的画卷。整首诗通过对景物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美景的欣赏和心境的变化。

诗中的"乘兴时来兴尽还"表达了人们对快乐和愉悦的追逐,但这种兴致终究会消退,人们也会回归平静的现实。这种对生活的无奈和对现实的认知,使整首诗增添了一丝凄凉之感。

最后两句"懊恨刘郎招不得,瘦筇独自入寒山"则表达了作者的遗憾和孤寂。他希望能与刘郎一同分享这美景,但无奈对方无法前来,只能独自走进寒山。这种孤独感和无奈的心情,使整首诗具有一种深沉的情感。

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对现实的思考。他通过描绘山林景色和自身的心境变化,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渴望和对现实世界的无奈与矛盾。整首诗以简约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内心世界的深入思考,引发读者对生活和情感的共鸣。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yue-zhi-ming-ru-kai-shan-bu-zhi-er-shou.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