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期难可托,桃李自依依。
花径无容迹,戎裘未下机。
随风开又落,度日扫还飞。
欲折枝枝赠,那知归不归。
作者介绍
赵嘏,字承祐,山阳人。会昌二年,登进士弟。大中间,仕至渭南尉卒,嘏为诗赡美,多兴味,杜牧尝爱其“长笛一声人倚楼”之句,吟叹不已,人因目为赵倚楼。有《渭南集》三卷,编年诗二卷,今合编为二卷。 赵嘏字承祐,山阳人。武宗会昌中登郑言榜进士第。补诗一首。
作品评述
诗词的中文译文:
昔昔盐,花飞桃李蹊。
远期难可托,桃李自依依。
花径无容迹,戎裘未下机。
随风开又落,度日扫还飞。
欲折枝枝赠,那知归不归。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来自《杂曲歌辞》中的《昔昔盐》一篇,诗人是唐代的赵嘏。诗人通过描绘桃李花飞的景象,抒发了自己对远方挚友归期的思念之情。
诗中首句“远期难可托,桃李自依依”,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友人迟迟未归的无奈和期望。诗中的“桃李自依依”形象地描绘了开满花朵又倚重在一起的桃树和李树,暗喻着诗人和挚友之间的情谊。
接下来的两句“花径无容迹,戎裘未下机”,形容了花径上没有任何踪迹,战袍还未脱下,表达了诗人思君之难以言传的哀怨心情。戎裘的暗示意味着远方友人可能身处战事之中,尚未归来。
诗的后两句“随风开又落,度日扫还飞。欲折枝枝赠,那知归不归。”则说明了桃李花朵随风飘落的情景,又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似乎在提醒诗人稍纵即逝的时光,加深了诗人对友人归期的担心。最后一句表达了诗人虽然希望赠予友人,但又不确定对方是否会归来,流露出一丝淡淡的忧愁。
整首诗以桃李花为象征,以描绘花飞的景象来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亲切思念和深深的忧心忡忡,展现了唐代士人忠诚友谊和对归期的期盼。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za-qu-ge-ciqr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