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曲歌辞·十二月乐辞·八月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07 08:36:28诗人:李贺 |  朝代: 唐代 |  22

孀妾怨长夜,独客梦归家。
傍檐虫缉丝,向壁灯垂花。
檐外月光吐,帘中树影斜。
悠悠飞露姿,点缀池中荷。

作者介绍

李贺,字长吉,系出郑王后。七岁能辞章,韩愈、皇甫湜始闻未信,过其家,使贺赋诗,援笔輙就,自目曰《高轩过》,二人大惊,自是有名。贺每旦日出,骑弱马,从小奚奴,背古锦囊,遇所得,书投囊中,及暮归,足成之,率为常。以父名晋肃,不肯举进士。诗尚奇诡,绝去畦径,当时无能效者。乐府数十篇,云韶诸工皆合之弦管,仕为协律郎,卒年二十七。诗四卷,外集一卷,今编诗五卷。

作品评述

诗词的中文译文:

孀妾怨长夜,
独客梦归家。
傍檐虫缉丝,
向壁灯垂花。
檐外月光吐,
帘中树影斜。
悠悠飞露姿,
点缀池中荷。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是李贺的作品,描绘了一个寂寞孀妾和一个独自旅行的客人的心情。诗开头描述了孀妾整夜的怨恨,她在长夜中孤独寂寞,思念归家的亲人。而独客则在梦中渴望着回家,其心情同样孤寂凄凉。

接下来的两句描述了檐前的虫子在丝线间来回穿梭,形象地表达了愁思纷乱的思绪。同时,向壁挂着的灯下,垂下的花朵,更加凸显了孤寂的氛围。

第三和第四句描绘了檐外月光洒落下来,帘中的树影斜射进来。这些自然的景色,与前面的孀妾和独客形成强烈的对比,更加凸显了他们的孤独和无奈。同时,也展现了夜晚的静谧和幽美。

最后两句以婉约的语言点缀池塘中的荷花,音韵和意境相得益彰。诗中的飞露姿,既可以指池中荷叶上的露珠,也可以引申为孀妾和独客对于归家和温暖的向往。

这首诗以凄凉孤寂的情绪描绘了两个不同角色的困境,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和隐喻,进一步展示了人与命运、人与自然之间的反差。李贺善于运用意象和音韵,使诗句流畅而凄美,给读者留下深深的心灵印记。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za-qu-ge-cizxd.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