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述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29 06:38:25诗人:林泳 |  朝代: 宋代 |  25

坏事曾闻嗔怪鬼,捉囚可不畏天公。
抚床卫瓘宁非醉,对策刘蕡恐是风。

作者介绍

林泳,号弓寮,平阳(今属浙江)人。理宗淳祐十年(一二五○)进士(清干隆《温州府志》卷一九)。

作品评述

《杂述》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林泳。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坏事曾闻嗔怪鬼,
捉囚可不畏天公。
抚床卫瓘宁非醉,
对策刘蕡恐是风。

诗意:
这首诗词主要表达了作者对社会现象的思考和嘲讽。其中,第一句“坏事曾闻嗔怪鬼”,暗指社会上的不公与罪恶被人们所嗔怪,并将其比喻为鬼怪。第二句“捉囚可不畏天公”,意味着违法犯罪的人不会畏惧到来的报应,即使是上天也没有制止他们的能力。第三句“抚床卫瓘宁非醉”,指的是唐代宰相魏徵为宠妾抚床而事发,然后被宰相卫瓘强行拿捏。这句意在指出权贵之人往往不顾法律和正义,随心所欲。最后一句“对策刘蕡恐是风”,暗示了当时官员刘蕡左右逢源的政治手段,他的对策就像风一样没有实质性的作用。

赏析:
这首诗词以犀利的文字描绘了当时社会上的种种不公和丑恶现象。通过嘲讽的手法,作者批判了那些逃避法律制裁的罪犯以及滥用权力的官员。整首诗词通篇言简意赅,运用了比喻和暗指等修辞手法,呈现出一种鲜明的对立与反思。它通过对现实的犀利揭示,让读者深感社会的冷漠与黑暗,以及那些行为不正之人的可憎和可恨。整首诗词凭借其简练、生动和批判性的表达方式,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对当时社会政治有所反思,展示了作者对社会和人性的深刻洞察力。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za-shuxtz.html

相关文章

每日一诗

从江西至彭蠡入浙西淮南界道中寄齐相公
顾况
大贤旧丞相,作镇江山雄。自镇江山来,何人得如公。处士待徐孺,仙人期葛洪。一身控上游,八郡趋下风。比屋除畏溺,林塘曳烟虹。生人罢虔刘,井税均且充。大府肃无事,欢然接悲翁。心清百丈泉,目送孤飞鸿。数年鄱阳掾,抱责栖微躬。首阳及汨罗,无乃褊其衷。杨朱并阮籍,未免
诗词赏析 >

每日成语

贩贱卖贵
指低价买进而高价卖出。同买贱卖贵”。
标签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