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袍来,黄绶回。
来跨骞驴回跨马,麻源三谷桂花开。
江都作尉入风埃,主人刘向西京才。
心如明月无不照,恐君已到还鸾台。
作者介绍
本卷作于皇祐五年(一○五三),是年秋作者丧母,解监永济仓官,扶榇归宣城守制。《宛陵文集》自《和吴沖卿元会》始,原编卷一七;自《依韵和原甫省中松石画壁》始,原编卷一八;自《韩子华遗冰》始,原编卷三九;自《宁陵阻风雨寄都下亲旧》始,原编卷四○。
作品评述
《杂言送王无咎及第後授江都尉先归建昌》是宋代梅尧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白袍来,黄绶回。
这里描述了王无咎的身份和经历。他穿着白色的袍子来到这里,代表他已经通过了科举考试,获得了功名。而黄色的绶带则象征着他的身份地位。
来跨骞驴回跨马,麻源三谷桂花开。
这两句描绘了王无咎的归乡之路。他来时骑着骞驴,回去时则骑着马,显示了他的身份地位的提升。麻源、三谷和桂花开放的描绘,表达了归乡时的喜悦和欢庆之情。
江都作尉入风埃,主人刘向西京才。
这两句描述了王无咎被任命为江都尉的情景。他进入了江都,担任了尉官的职位。而刘向则是他的主人,他是西京的才子,可能是王无咎的恩师或上司。
心如明月无不照,恐君已到还鸾台。
这两句表达了王无咎对朋友的思念之情。他说自己的心就像明亮的月亮一样,无论何处,都能照亮一切。他担心朋友已经到达了还鸾台的地方,而他自己还未能与朋友团聚。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王无咎的经历和情感,表达了作者对友情的思念和祝福之情。同时,通过对归乡和官职的描绘,展现了宋代科举制度对人们命运的影响,以及社会地位的变迁。整体上,这首诗词既展示了个人情感,又反映了时代背景,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za-yan-song-wang-wu-jiu-ji-di-hou-shou-jian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