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谪宦鬼方人,三遇鸿恩始到秦。
今日九衢骑马望,却疑浑是刹那身。
作者介绍
李涉,洛阳人。初与弟李渤同隐庐山,后应陈许辟。宪宗时,为太子通事舍人,寻谪峡州司仓参军。太和中,为太学博士,復流康州,自号清谿子。集二卷,今编诗一卷。 李涉,洛阳人。初与弟李渤同隐庐山,后应陈许辟,宪宗时,为太子通事舍人,寻谪峡州司仓参军。太和中,为太学博士,復流康州,自号清谿子。集二卷,今编诗一卷。 李涉,洛阳人,渤之兄。补诗一首。
作品评述
诗词《再至长安》是唐代李涉创作的作品。下面是对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十年谪宦鬼方人,
三遇鸿恩始到秦。
今日九衢骑马望,
却疑浑是刹那身。
诗意:
这首诗的主题是描述作者多次被贬谪的经历,以及当他再次回到长安时的感受与疑惑。诗中表达了作者对长时间的离乡背井而感到心灵的震动和迷惑。
赏析:
这首诗以自传体来塑造作者的感受,通过具体的描写和抒情的语言,展现了作者长时间谪宦的辛酸和回到长安时的感慨。首句“十年谪宦鬼方人”表达了作者多次被贬谪的经历,以及在异地生活的艰辛。接下来的“三遇鸿恩始到秦”指的是在长安得到皇帝的赏识和举荐,得以重新回到长安。在最后两句“今日九衢骑马望,却疑浑是刹那身”,作者骑马在长安的街道上,望着熟悉的景色,却感到仿佛刹那即逝。这种复杂的感受使得作者对自己的身份和现实产生了疑惑。
通过描绘作者多次被贬谪和再次回到长安的经历,以及对现实的疑惑,这首诗展示了唐代士人宦海沉浮的心路历程和对命运的反思。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通过具体细节展示了作者多次离乡背井的苦楚和回到长安后的复杂心情,表达了对命运与现实的思考和感慨。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zai-zhi-chang-a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