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自隆兴还游至德观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06 12:35:51诗人:曾丰 |  朝代: 宋代 |  13

水眼通三岛,波心涌一峰。
两岸悬石稳,千古怒涛樁。
呵剑敺游蜃,鞭雷起蛰龙。
仙人有余量,事了岂留踪。

作者介绍

曾丰(一一四二~?)(生年据本集卷九《端午家集》“自我生壬戌”推定),字幼度,号撙斋,乐安(今属江西)人。孝宗干道五年(一一六九)进士。淳熙九年(一一八二)知会昌县。十六年,知义宁县。宁宗庆元改元(一一九五)时,知浦城县。歷隆兴、广东、广西帅漕幕,通判广州,知德庆府。享年近八十。有《撙斋先生缘督集》四十卷,宋时曾版行,已佚,元元统间五世孙德安欲重刻,未果。明万历间选刻爲十二卷。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缘督集》二十卷。今存清抄本四十卷,似仍爲宋本之旧。事见本集有关诗文及《道园学古录》卷三四《曾撙斋缘督集序》。 曾丰诗,以清抄本四十卷(藏南京图书馆)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明万历选刻本(简称明本)、丁丙跋抄本(简称丁本)。由于底本文字错譌衍夺极多,凡明确无疑之错譌,据校本径行校改。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作品评述

诗词:《再自隆兴还游至德观》
作者:曾丰
朝代:宋代

中文译文:
再次自隆兴归来游至德观,
水眼通向三座岛屿,波心涌起一座峰峦。
两岸悬挂的石头稳稳地立在那里,
千古以来怒涛汹涌,犹如樁起似的。
哇喊声中剑击击打游动的海市蜃楼,
鞭子舞动雷霆唤醒沉睡的龙。
仙人拥有无限的力量和智慧,
一切事情完成后,又何必留下痕迹。

诗意与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阔的海洋景象,以及其中蕴含的哲理。诗人曾丰通过运用生动的意象和形象语言,展示了大海的辽阔和浩渺,以及其中蕴含的力量和变幻。他描述了水眼通向三座岛屿的景象,表现了大海的广袤和连接不同世界的神奇。波心涌起的一座峰峦,则象征了大海中的浪涛和汹涌澎湃的力量。两岸悬挂的石头稳稳立在那里,象征着历经千古的怒涛,显示了大海的永恒和稳定。诗中还出现了剑和鞭子的形象,通过击打海市蜃楼和唤醒沉睡的龙,表达了人与自然的互动和力量的体现。最后,诗人提到仙人拥有无限的力量和智慧,他们完成了一切事情后,不留下任何痕迹。这表达了一种超越尘世的境界,强调了人世间的浮华和荣辱都是短暂的,而真正重要的是超越自我,追求内心的宁静和智慧。

这首诗以其豪迈的气势和隽永的意境,展示了自然界的壮丽和人类与自然的关系。诗人通过描绘海洋的浩渺和力量,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并以此引发人们对人生和世界的思考。诗中的意象和抒发的感情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和情感冲击,使读者仿佛置身于大海之中,感受到其中的浩渺和震撼。同时,诗人通过对仙人的提及,表达了对超越尘世的追求和对真正智慧的向往。整首诗凝练而深邃,既展示了自然的壮美,又体现了人文关怀和人生哲理,给人以启迪和思索的空间。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zai-zi-long-xing-huan-you-zhi-de-guan.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