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笛别乡泪,秋冰鸣马蹄。
一身虏云外,万里胡天西。
终日见征战,连年闻鼓鼙。
故山在何处,昨日梦清溪。
作者介绍
岑参,南阳人,文本之后。少孤贫,笃学,登天宝三载进士第。由率府参军累官右补阙,论斥权佞,改起居郎,寻出为虢州长史,復入为太子中允。代宗总戎陕服,委以书奏之任,由库部郎出刺嘉州。杜鸿渐镇西川,表为从事,以职方郎兼侍御史领幕职。使罢,流寓不还,遂终于蜀。参诗辞意清切,迥拔孤秀,多出佳境;每一篇出,人竞传写,比之吴均、何逊焉。集八卷,今编四卷。
作品评述
《早发焉耆,怀终南别业》是唐代诗人岑参创作的一首诗。该诗描述了诗人离别家乡、奔赴边疆的悲愤情感。
诗人在黎明时分,听到了离别故乡时的悲伤笛声,心中不禁涌起离愁别绪。他回首望着身后的路,看到秋天的冰已开始融化,骏马嘶鸣奔驰的声音回荡在寒冷的空气中。他心中充满着壮志,与草原上的蛮夷相比,自己的所作所为仿佛只是一片微小的尘埃。他愿意将自己的身影带去云外,穿越万里的戈壁沙漠去寻找辽阔的北方。然而,他的青春之年却被征战和战鼓声所占据,他日日夜夜都在听到鼓声的震荡。他感到疑惑和迷茫,不知道他的故乡还在何处,只能回忆起昨夜所做的梦,梦中清澈的溪水以及故乡的美景。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离别家乡和投身边疆战事的悲愤之情。他深深地感到自己的壮志豪情渺小而微不足道,同时对战争持有犹豫和迷茫的态度。诗人用简练而富有意境的语言,将自己的情感真实地表达出来,表现出了对个人命运和时代背景的思考。这首诗给人一种悲壮的感觉,同时也反映了唐代社会的军事氛围和军民的困境。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zao-fa-yan-qi-huai-zhong-nan-bie-yev8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