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雨洗空旷,秋标惊意新。
大热去酷吏,清风来故人。
尊酒酌未酌,晚花嚬不嚬。
铢秤与缕雪,谁觉老陈陈。
作者介绍
杜牧,字牧之,京兆万年人。太和二年,擢进士第,復举贤良方正。沈传师表为江西团练府巡官,又为牛僧孺淮南节度府掌书记,擢监察御史。移疾,分司东都,以弟顗病弃官。復为宣州团练判官,拜殿中侍御史、内供奉。累迁左补阙、史馆修撰,改膳部员外郎,歷黄、池、睦三州刺史。入为司勋员外郎,常兼史职,改吏部,復乞为湖州刺史。踰年,拜考功郎中、知制诰,迁中书舍人卒。牧刚直有奇节,不为龊龊小谨,敢论列大事,指陈病利尤切。其诗情致豪迈,人号为小杜,以别甫云。《樊川诗》四卷,外集诗一卷,别集诗一卷,今编为八卷。 杜牧,字牧之,京兆万年人。太和二年,擢进士第,復举贤良方正。沈传师表为江西团练府巡官,又为牛僧孺淮南节度府掌书记,擢监察御史,移疾,分司东都,以弟顗病弃官。復为宣州团练判官,拜殿中侍御史、内供奉。累迁左补阙、史馆修撰,改膳部员外郎,歷黄、池、睦三州刺史。入为司勋员外郎,常兼史职。改吏部,復乞为湖州刺史。踰年,拜考功郎中、知制诰,迁中书舍人,卒。牧刚直有奇节,不为龊龊小谨,敢论列大事。指陈病利尤切。其诗情致豪迈。人号为小杜,以别甫云。樊川诗四卷,外集诗一卷,别集诗一卷,今编为八卷。 杜牧,字牧之,京兆万年人。太和二年,擢进士第,復举贤良方正。沈传师表为江西团练府巡官,又为牛僧孺淮南节度府掌书记,擢监察御史,移疾,分司东都,以弟顗病弃官。復为宣州团练判官,拜殿中侍御史、内供奉。累迁左补阙、史馆修撰,改膳部员外郎,歷黄、池、睦三州刺史。入为司勋员外郎,常兼史职。改吏部,復乞为湖州刺史。踰年,拜考功郎中、知制诰,迁中书舍人,卒。牧刚直有奇节,不为龊龊小谨,敢论列大事。指陈病利尤切。其诗情致豪迈。人号为小杜,以别甫云。樊川诗四卷,外集诗一卷,别集诗一卷,今编为八卷。 杜牧,字牧之,京兆万年人。太和二年,擢进士第,復举贤良方正。沈传师表为江西团练府巡官,又为牛僧孺淮南节度府掌书记,擢监察御史,移疾,分司东都,以弟顗病弃官。復为宣州团练判官,拜殿中侍御史、内供奉。累迁左补阙、史馆修撰,改膳部员外郎,歷黄、池、睦三州刺史。入为司勋员外郎,常兼史职。改吏部,復乞为湖州刺史。踰年,拜考功郎中、知制诰,迁中书舍人,卒。牧刚直有奇节,不为龊龊小谨,敢论列大事。指陈病利尤切。其诗情致豪迈。人号为小杜,以别甫云。樊川诗四卷,外集诗一卷,别集诗一卷,今编为八卷。 杜牧,字牧之,京兆万年人。卒大中七年,五十一岁。(据岑仲勉先生作《李德裕会昌伐叛编证》一文所推定之结论。)补诗一首。
作品评述
《早秋》是唐代诗人杜牧创作的一首诗。这首诗以秋天的景象为背景,表达了对清爽凉爽的秋季的喜爱和向往,同时也反映了对尘世岁月流转的感慨。
译文:
疏雨洗净天空的宽广,
秋气宣告了崭新的意味。
大热天消逝了酷吏的烦恼,
清风却带来了想念的故人。
尊酒却未曾倾斟,
晚花也未曾开放。
铢秤和细雪一同飘落,
有谁觉得岁月陈旧。
这首诗通过描绘秋天的景物和感受来表达对清新秋季的喜爱。首先,疏雨洗净了天空,净化了一切,预示着新的开始。接着,秋气吹来,给人们带来了全新的感觉。在这样的天气里,大热天过去了,消散了酷吏的烦恼,而清风则带来了思念远方故人的心情。
然而,尽管有故人的思念和美好的景色,诗人却没有倾斟酒,没有享受其中。晚花也没有盛开,似乎在嚼感岁月的流逝。铢秤和细雪飘落,暗示着岁月的流转,人们很少意识到岁月的陈旧。
整首诗以秋天为背景,通过描绘清爽凉爽的秋季景物,以及诗人对于故人的思念和内心的感叹,表达了对自然美好和岁月流转之感慨。通过对时间流逝的描绘,诗人唤起了人们对于珍惜当下、享受生活的思考。整个诗意深沉而又优美,通过充满意境的描绘和恰到好处的抒发,诗人成功地表达出对秋天、故人和时间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