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操几前辈,词章近古风。
身名沉饮外,生事放言中。
鹄骛从龟吉,船车送鬼穷。
支离不征戍,高卧有奇功。
作者介绍
晁补之(一○五三~一一一○),字无咎,号归来子,济州鉅野(今山东巨野)人。神宗元丰二年(一○七九)进士,调澶州司户参军。召试学官,除北京国子监教授,迁太学正。哲宗元祐初,召试学士院,以秘阁校理通判扬州,迁知齐州。与黄庭坚等并称苏门四学士。绍圣元年(一○九四),坐党籍累贬监信州酒税。徽宗即位,召爲着作佐郎,擢吏部郎中。出知河中府,徙湖州、密州。崇宁间党论復起,奉祠禄居家,葺归来园,慕晋陶潜爲人。大观四年起知达州,改泗州,卒于任,年五十八。有《鸡肋集》七十卷。事见《柯山集拾遗》卷一二《晁无咎墓志铭》,《宋史》卷四四四有传。 晁补之诗,以明崇祯诗瘦阁仿宋刊本(藏北京图书馆)爲底本。校以明光泽堂抄本(简称光本,藏北京图书馆)、涵芬楼藏明蓝格抄本(简称涵本,藏北京图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等。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赠别张尧询》是宋代晁补之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趣操几前辈,
词章近古风。
身名沉饮外,
生事放言中。
鹄骛从龟吉,
船车送鬼穷。
支离不征戍,
高卧有奇功。
诗意:
这首诗表达了对张尧询的离别和祝福之情。诗人晁补之自谦地说自己的才华只是在前辈们之下,但他的作品却近乎于古代文风。他的名声与身份固然重要,但在世俗之外的饮酒中他并不执着,而在言谈之中他却能表达出生活的真实。他像鹄鸟一样追求着自己的命运,又像龟一样获得吉祥的预兆,但他的船车却只能送他到一片贫穷之地。尽管他的生活支离破碎,但他并不参与战争,却能在高卧之中创造出奇迹般的成就。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晁补之自身的描述,间接地赞美了张尧询的才华和品德。晁补之自谦地说自己的才华只是前辈们的一部分,但他的作品却近乎于古代文风,显示了他对古人文学的尊崇和追求。他在生活中并不追求名利,而是以放浪不羁的言谈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展现了他的独立和真诚。他的追求和努力像鹄鸟一样,得到了好运的预兆,但他的命运却只能送他到贫穷之地,反映了他在世俗中的困境。尽管如此,他不参与战争,却能通过高卧的方式创造出奇迹般的成就,显示出他的聪明才智和非凡能力。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身境遇的描绘,展示了晁补之对张尧询的赞美和祝福,同时也表达了晁补之自己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诗中的意象和对比使得诗意更加丰富深邃,给人以启迪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