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住毗陵寺,师应只信缘。
院贫人施食,窗静鸟窥禅。
古磬声难尽,秋灯色更鲜。
仍闻开讲日,湖上少鱼船。
作者介绍
姚合,陕州硖石人,宰相崇曾孙。登元和进士第,授武功主簿,调富平、万年尉。宝历中监察御史、户部员外郎,出荆、杭州刺史,后为给事中、陕虢观察使。开成末,终秘书监,与马戴、与冠卿、殷尧藩、张籍游,李频师之。合诗名重于时,人称姚武功云。诗七卷。 姚合,陕州硖石人,宰相崇曾孙。登元和进士第,授武功主簿,调富平、万年尉。宝历中监察御史、户部员外郎,出荆、杭州刺史,后为给事中、陕虢观察使。开成末,终秘书监,与马戴、与冠卿、殷尧藩、张籍游,李频师之,合诗名重于时,人称姚武功云。诗七卷。
作品评述
《赠常州院僧》是唐代诗人姚合创作的一首诗,描绘了一位住在毗陵寺的僧侣的生活情景。
以下是这首诗的中文译文:
住在毗陵寺,
师应只信缘。
院贫人施食,
窗静鸟窥禅。
古磬声难尽,
秋灯色更鲜。
仍闻开讲日,
湖上少鱼船。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毗陵寺的僧侣生活来展示出禅宗的精神与生活方式。诗人写道,僧侣应当只相信缘分,不强求。寺院经济贫困,然而人们仍然慷慨施食以供僧侣食用。僧侣在窗前的宁静环境中修行,听到古老的木鱼声,感受到秋灯的明亮。即便是开讲的时候,湖上也只有少许鱼船,宁静无扰。
这首诗传递出了禅宗的精神和僧侣的内心感悟。它表达了僧侣淡泊名利,追求心灵宁静的心态。诗人通过描绘僧侣的日常生活和在禅修中的境界,表达了对宁静和内心深处的向往。整首诗词以简洁、自然的语言表达了禅宗思想的精髓,让读者感受到清净、宁静的境界。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zeng-chang-zhou-yuan-sen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