竺寺王城近,金门讲大乘。
教中初有记,祖外久无僧。
身被山河衲,心悬日月灯。
南湖雨华座,十载复谁登。
作者介绍
陈允平,字衡仲,又字君衡,号西麓,鄞县(今浙江宁波)人。试上舍不遇,遂放情山水,往来吴淞淮泗间。恭宗德祐时,授沿海制置司参议官(《宋元学案》卷二五《参议陈西麓允平先生》)。宋亡,以人才徵至元大都。不受官,放还。事见《两宋名贤小集》卷三一五《西麓诗稿》卷首、《宋诗略》卷一五。 陈允平诗,以汲古阁影宋抄《南宋六十家小集·西麓诗稿》爲底本,校以《两宋名贤小集》(简称名贤集)。新辑集外诗编爲第二卷。
作品评述
《赠佛光法师》是宋代陈允平所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佛光法师的形象和修行境地,同时表达了对佛法的崇敬和思考。
诗词的中文译文:
竺寺王城近,
金门讲大乘。
教中初有记,
祖外久无僧。
身被山河衲,
心悬日月灯。
南湖雨华座,
十载复谁登。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的开头写道,佛光法师所在的竺寺离王城很近,金门上讲授着大乘佛法。接着诗人提到,在佛教的教诲中,初次有了记载,而在佛教教派之外已经很久没有僧侣了。这里通过对佛教教派的历史和僧侣的稀少来凸显佛光法师的重要性和珍贵性。
接下来,诗人描述了佛光法师的身心状态。他身着粗糙的僧袍,将自己的身体与山川自然融为一体,内心则托着日月灯,意味着他内心的智慧和慈悲如同照亮世间的太阳和月亮。这种描写表达了佛光法师与世界的融合,以及他内心的明亮和高尚。
最后两句写道佛光法师坐在南湖雨华座上,而诗人问道,已经过去了十年,又有谁能够登上这座高座呢?这里表达了诗人对佛光法师修行成果和地位的敬仰,也表达了对佛法传承的思考和担忧。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写了佛光法师的形象和修行状态,展现了佛法的崇高和珍贵,同时也表达了对佛法传承和佛教僧侣的关切。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zeng-fo-guang-fa-sh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