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雷乡张明府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07 14:43:33诗人:曹松 |  朝代: 唐代 |  27

任官征战后,度日寄闲身。
封卷还高客,飞书问野人。
废田教种谷,生路遣寻薪。
若起柴桑兴,无先漉酒巾。

作者介绍

曹松,字梦徴,舒州人。学贾岛为诗,久困名场。至天復初,杜德祥主文,放松及王希羽、刘象、柯崇、郑希颜等及第,年皆七十余,时号五老牓。授祕书省正字。集三卷,今编诗二卷。 曹松,字梦徴,舒州人。学贾岛为诗,久困名场。至天復初,杜德祥主文,放松及王希羽、刘象、柯崇、郑希颜等及第。年皆七十余,时号五老牓。授祕书省正字。集三卷,今编诗二卷。 曹松字梦徵,舒州人。为诗宗贾岛,深入幽境,然无枯淡之癖。初在建州依李频。眧宗光化四年,礼部侍郎杜德祥下与王希羽、刘象、柯崇、郑希颜皆七十余始及第,时号五老榜,为秘书曲校书郎。补诗一首。

作品评述

赠雷乡张明府

凭君论得失,岂意宦游身。
应知双目白,不独重底深。
鳞鳞酬酢素,蓬蓬供草金。
所以愁寒瘦,空闻邺水吟。

中文译文:

赠送给雷乡张明府

凭着你来评判得失,真不想到我官场生涯。
你应该知道那双眼皮已经白了,但并不只是底色凹陷。
在桌前积硫磺,草草供奉金宝。
那是让我忧虑而徒瘦的原因,空听到了远方邺水的吟唱。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曹松写给雷乡张明府的赠诗。诗人在赠送的同时,也借此吐露了他在官场生涯中的无奈和愁绪。

诗人以自身官场经历为背景,表达了对官场生涯的反思和痛苦。他认为在官场上,得失会成为评判一个人的标准,但这并不是他追求的目标。他用“君”称呼雷乡张明府,显示了对对方的尊敬和仰慕,但又以“凭君论得失”开篇,表明他并不认同世俗的评判标准。

诗人用“双目白”来形容自己的眼睛,暗指自己的容貌已经老去。然而,他强调“不独重底深”,意味着他追求的是内在的深度和品质,而非外表的容貌。

诗中的“鳞鳞酬酢素,蓬蓬供草金”是指他勉力支撑自己的家庭和事业。他用辛苦劳作来供养家人,但却因此而愁苦、瘦弱。“邺水吟”则是来自他远离故乡的思念之情。

整首诗充满了对官场生涯的痛感,诗人以真诚的文字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困惑和无奈,同时也展示了真正的品质和追求。这首诗以一种平实的语言抒发了诗人对生活和人生意义的思考,具有深刻的诗意和赏析价值。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zeng-lei-xiang-zhang-ming-fu.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