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妙源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06 18:03:55诗人:李洪 |  朝代: 宋代 |  20

上人辍讲卧禅庵,万论千经思尽覃。
未与释迦分半座,只应弥勒且同龛。
兔瓯泼乳清尘虑,麈柄挥犀发妙谈。
我亦乘閒聊问道,安能遗世学瞿昙。

作者介绍

李洪(一一二九~?),字可大(《宋诗纪事补遗》卷六一),扬州(今属江苏)人。正民子。宋室南渡后侨寓海盐、湖州。高宗绍兴二十五年(一一五五),官监盐官县税。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爲永嘉监仓。未几,奉召入临安任京职,官终知藤州。有《芸庵类稿》二十卷,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六卷,其中诗五卷。事见宋陈贵谦《芸庵类稿序》及本集诗文。 李洪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赠妙源》是宋代李洪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悠闲自在的僧人,表达了作者对禅宗思想和修行的追求。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李洪自己的身份作为僧人,描述了他在禅庵中修行的生活。诗中的僧人放弃了讲经的工作,躺在禅庵中沉思。他思考过千千万万的论著和经书,深思熟虑,思索着广泛的内容。然而,他并不与释迦共享一座,而是与弥勒共同居住在一起。这表明他对佛教不同的教派和思想流派持开放和包容的态度。

诗中还描绘了僧人的生活细节。他用兔瓯泼洒乳清,以清除尘世的烦忧。他手持麈柄,挥舞着犀牛角,发表着奇妙的言论。这些细节展示了僧人的自在和豁达,以及他对超脱尘世的追求。

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自己的心境。作者也向僧人请教禅宗道理,希望能够像他一样超脱纷扰,不被世俗所累。这种追求超越尘世的态度是佛教思想中常见的主题。

总的来说,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修行者在禅宗庵堂中的生活,表达了对禅宗思想的推崇和对超脱尘世的追求。通过描绘僧人的自在和豁达,以及对禅宗修行的思考,诗中传达了一种超越纷扰,追求内心宁静的境界。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zeng-miao-yuanx2d.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