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清晓师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07 16:54:54诗人:释智圆 |  朝代: 宋代 |  17

道胜尘机息,讲馀林叶枯。
清名高卧远,黑发苦吟无。
庭静秋云澹,窗闲夜月孤。
时闻适幽兴,上阁望平湖。

作者介绍

释智圆(九七六~一○二二),字无外,自号中庸子,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俗姓徐。年八岁,受具于龙兴寺。二十一岁,传天台三观于源清法师(吴遵路《闲居编》序)。居杭州孤山玛瑙院,与处士林逋爲友(《咸淳临安志》卷七○)。真宗干兴元年卒,年四十七。謚号法慧(《武林高僧事略》)。有杂着,闲居编》五十一卷,仁宗嘉祐五年刊行于世。 智圆诗,存于《闲居编》卷三七至五一。《闲居编》无单本传世,惟见《续藏经》。今录诗十五卷,即以上海涵芬楼影印日本大正《续藏经》本爲底本。

作品评述

《赠清晓师》是宋代释智圆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清晨时分,尘埃和纷杂的忧虑都消散了,只剩下宁静的道心。他讲解了许多禅理,如今已是余音袅袅。这位清名高远的师父,身居偏远之地,头发已然花白,却仍不辞辛劳地苦心苦思。院落静谧,秋天的云彩平静而淡漠,窗户外的夜月孤寂冷清。有时候,他会沉浸在幽静的情绪中,登上阁楼远眺平湖。

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对清晓师父的赞赏和敬意。诗人称颂了师父清心寡欲、专注修行的品质。师父在寂静的环境中,不受尘世浮躁的干扰,专注于内心的修炼和智慧的传播。诗人通过描绘清晨的景象、静谧的院落和寂静的夜晚,传达了师父超脱尘俗的境界和无私的奉献精神。

诗人以简洁而含蓄的语言抒发了对师父的赞美,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示了师父内心的宁静和对修行道路的执着。整首诗词给人一种深邃而宁静的感觉,使人心生敬畏和对禅修境界的向往。同时,诗中蕴含了对人生意义、修行和追求内心平静的思考,具有启发和感悟人心的作用。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zeng-qing-xiao-shi.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