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僧戒休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06 10:37:10诗人:鲍溶 |  朝代: 唐代 |  体裁: 感慨 |  22

风行露宿不知贫,明月为心又是身。
欲问月中无我法,无人无我问何人。

作者介绍

鲍溶,字德源,元和进士第,与韩愈、李正封、孟郊友善。集五卷,今编诗三卷。 鲍溶字德源,元和四年韦瓘榜进士第。补诗一首。

作品评述

《赠僧戒休》是唐代诗人鲍溶创作的一首诗词。诗中描述了仙人修行的境界和思考,表达了对仙人境界的向往和对自我的质疑。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风行露宿不知贫,
明月为心又是身。
欲问月中无我法,
无人无我问何人。

诗意:
诗人通过描绘僧人的修行状态,探讨了追寻心灵自由之道的主题。诗中的僧人不受世俗的拘束,自由自在地行走于风雨之中,无欲无求,仿佛不知贫穷的痛苦。他将明月作为自己的心灵归宿,内心与外在的自然景物融为一体。诗人想要问这位僧人在明月的境界中,如何达到无我无人的境地,然而自己也无法找到答案。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僧人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超脱尘世的向往和对心灵自由的追求。诗中的僧人身处于风雨中,虽然困苦却不觉得贫穷,他将明月视为心灵的栖息之地。明月是他心灵的指引和引领,他与外界的一切融为一体,达到了一种超凡脱俗的境界。诗人想要问他如何达到这种无我无人的境地,但诗中的问句不仅是对僧人的质问,更是对自我和人生追问的深思。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展现了僧人修行者的超然境界,同时探讨了人生的意义和追求。通过对明月、自然景物和追问的运用,诗人揭示了追寻内心自由的重要性和追求者在修行道路上所面临的困惑。整首诗通过简洁的表达和对比,呈现出一种超越尘世的心灵境界和无止境的思考。《赠僧戒休》在表达思想深度和画面感上都有着较高的艺术成就,是一首值得品味和思考的诗词作品。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zeng-seng-jie-xiu.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