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影昼沉沉,云边草径深。
树为幽鸟宅,山是隐人心。
静室无他物,清风寄一琴。
调高唯自识,不问有知音。
作者介绍
释文珦(一二一○~?)(生年据本集卷一○《看新历》“又看景定新颁历,百岁还惊五十过”推定),字叔向(影印《诗渊》册五页三七九八《宿山庵》署),自号潜山老叟,于潜(今浙江临安西南)人。早岁出家,遍游东南各地,游踪略见集中《闲中多暇追叙旧游成一百十韵》诗,有“题咏诗三百,经行路四千”之句,后以事下狱,久之得免,遂遁迹不出。终年八十余。诗集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潜山集》十二卷。事见集中有关诗篇。 文珦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酌校《永乐大典》及《诗渊》中所引录。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十三卷。
作品评述
《赠山友琴友》是宋代释文珦的一首诗词。该诗以山水景物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赠词和对清幽自然环境的赞美。
诗词的中文译文:
云影昼沉沉,
云边草径深。
树为幽鸟宅,
山是隐人心。
静室无他物,
清风寄一琴。
调高唯自识,
不问有知音。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云影沉沉、云边的草径深,展示了山间幽静、宁谧的景色。诗中提到的树是幽鸟的家园,山则是隐士的心灵寄托。作者将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感相融合,表达了对清静自然环境和友人的赞美。
诗中的"静室无他物,清风寄一琴"表明了诗人希望远离尘嚣,寻求内心的宁静。这里的"琴"象征着音乐,清风则代表着自然之声,二者共同构成一种超脱尘俗的境界。
最后两句"调高唯自识,不问有知音"表达了诗人超然物外的态度。他并不追求外界的赞美和认可,而是以自己的内心和对音乐的热爱为指引,调高琴弦,只为自己欣赏。作者不在乎是否有人能理解他的音乐,这种超越世俗追求的境界体现了诗人内心的自由和超然。
整首诗以简洁、朴素的语言描绘了山水景色和内心情感,表达了诗人对清静自然环境和追求内心自由的向往。它以自然景物为依托,将人与自然融为一体,展示了宋代诗人对自然和内心世界的独特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