杖锡游方外,丛林历几春。
息心修道者,铁脊坐禅人。
泉落岩千丈,天空月一轮。
眼前清境界,不识世间尘。
作者介绍
顾逢,字君际,号梅山,吴郡(今江苏苏州)人。尝举进士不第,学诗于周弼,与同时陈泷、汤仲友、高常擅名于理宗端平、淳祐间,有苏臺四妙之称。长于五言,弼称之爲顾五言,自署其居爲五言田家。有诗十卷,已佚。元初辟爲吴郡教谕,卒年七十四。事见明正德《姑苏志》卷五四、《元诗选》癸集甲。 顾逢诗,据《诗渊》等书所录,编爲一卷。按:明《诗渊》辑顾逢诗,似将逢与梅山顾先生视爲二人,诗中并有《顾逢诗集》之题,是否一人已不能明。
作品评述
《赠四明月岩永昌上人》是宋代顾逢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修行者在山野中行走的景象,并表达了他超脱尘世的心境。
诗词的中文译文:
杖锡游方外,
丛林历几春。
息心修道者,
铁脊坐禅人。
泉落岩千丈,
天空月一轮。
眼前清境界,
不识世间尘。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展现了一个虔诚的修行者的形象,他手持拐杖,穿行在远离尘嚣的山野之中。他已经历了多少个春天,走过了茂密的丛林。这位修行者专心致志地修道,他的背脊坚如铁,坐在静观禅修的姿势中。
山间的泉水从高高的岩石上倾泻而下,形成千丈的瀑布,而天空中的明亮月光犹如一轮圆月。修行者眼前的景色如此清晰和宁静,使他完全忘却了尘世的喧嚣和纷扰。
这首诗词表达了修行者追求心灵安宁与超脱尘世的追求。他放下尘世的纷扰,专注于内心的修炼,与自然和谐共处。通过描绘山林、瀑布和月光等自然景观,诗人展现了一个安静而清净的境界。修行者沉浸在这个境界中,不再关注世俗的烦恼,而是专注于内心的宁静和修行的道路。
这首诗词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追求内心宁静与超脱尘世的主题,展现了顾逢对于修行者生活态度的理解和赞美。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zeng-si-ming-yue-yan-yong-chang-shang-re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