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幄方图政,安车遂告年。
帝求惇史善,人叹大夫贤。
故馆西州路,佳城京兆阡。
惟应旧游客,堕泪向碑前。
作者介绍
王珪(一○一九~一○八五),字禹玉,华阳(今四川成都)人。仁宗庆历二年(一○四二)进士。通判扬州,召直集贤院。累官知制诰,翰林学士,知开封府,侍读学士。神宗熙宁三年(一○七○),拜参知政事。九我,进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哲宗即位,封岐国公,卒于位。謚文恭。珪仕英宗、神宗、哲宗三朝,以文章致位通显。有集百卷,已佚。清四库馆臣从《永乐大典》辑成《华阳集》六十卷,附录十卷。武英殿聚珍版印时,删编爲四十卷。事见《名臣碑传琬琰集》上集卷八叶清臣撰《王文恭珪神道碑》,《宋史》卷三一二有传。 王珪诗,以武英殿聚珍版《华阳集》(其中诗六卷)爲底本,校以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另辑得集外诗,编爲第七卷。
作品评述
《赠太子太傅李康靖公挽词二首》是宋代文臣王珪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表达了对已故李康靖公的怀念和悼念之情。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陪侍在床前,共图国家政务,座车送行,向您告别岁月。皇帝称赞您治史善,人们都称颂您是伟大的贤士。您在过去的故园,西去州路,那座美丽的城市京兆阡陌。只有您曾经游历过的客人,才能真正理解我的悲伤,眼泪流淌在您的墓前。
诗词中的诗意表达了作者对李康靖公的景仰和感慨之情。王珪通过描述李康靖公的政绩和美德,展现了他作为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忠诚的臣子的形象。他赞扬李康靖公在国家政务中的付出和贡献,并表达了对他的敬佩之情。诗词的后半部分描绘了李康靖公的故园和墓地,以及作者因怀念而流下的眼泪,表达了对逝去的杰出人物的哀思和不舍之情。
这首诗词通过对李康靖公的赞美和缅怀,展现了作者对杰出人物的崇敬和对时光流逝的感叹。同时,诗词也传达了对过去岁月和旧时光的怀念,以及对历史人物的敬仰和对生命短暂性的思考。整首诗词以优美的语言描绘了作者内心深处的情感,表达了他对李康靖公的深切怀念和对逝去时光的思念之情,让读者在品味诗意的同时也被引发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