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王山人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24 23:59:07诗人:唐求 |  朝代: 唐代 |  体裁: 春天 |  22

红藤一柱脚常轻,日日缘溪入谷行。
山下有家身未老,灶前无火药初成。
经秋少见闲人说,带雨多闻野鹤鸣。
知到蓬莱难再访,问何方法得长生。

作者介绍

唐求,居蜀之味江山,至性纯慤。王建帅蜀,召为参谋,不就。放旷疎逸,邦人谓之唐隐居。为诗捻稿为圆,纳之大瓢,后卧病,投瓢于江,曰:“斯文苟不沈没,得者方知吾苦心尔。”至新渠,有识者曰:“唐山人瓢也。”接得之,十纔二三。今编诗一卷。

作品评述

赠王山人

红藤一柱脚常轻,
日日缘溪入谷行。
山下有家身未老,
灶前无火药初成。
经秋少见闲人说,
带雨多闻野鹤鸣。
知到蓬莱难再访,
问何方法得长生。

译文:
红藤柱子常常轻盈,
每天沿着溪流进入谷底。
山下有个家,主人还没年老,
灶前没有生火煮饭。
经过秋天,很少见到闲人交谈,
带着雨水常常听到野鹤的叫声。
知道蓬莱仙山难以再次拜访,
问道是什么方法可以获得长生之道。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唐代诗人唐求送给王山人的赠诗。诗人用简练的语言描绘了王山人的生活场景,展现了一种宁静、恬淡的生活态度。红藤一柱脚常轻,意味着红藤柔软轻盈的身姿,也可理解为山人的精神状态;日日缘溪入谷行,彰显了山人随心所欲的自由生活态度。山下有家身未老,灶前无火药初成,表达了山人仍然年轻,没有被世俗的喧嚣和功名所困扰,过着朴素的生活。

经秋少见闲人说,带雨多闻野鹤鸣,描述了山人生活在山野之间,少有人来往,但却常常听到自然界的声音,这个情景增添了一丝诗情画意。最后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长生之道的向往,希望能够与王山人一起寻找长生之道。

整首诗情景交融,抒发了诗人对灵动自由、闲适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长生之道的渴望。同时也反映了唐代文人追求山居仙境、超脱尘世的心境。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zeng-wang-shan-renmgn.html

相关文章

每日一诗

丑奴儿(对雪和彦逢弟)
王之道
青腰似诧天公富,奔走风云。银界无痕。委巷穷山草木春。玉楼不怕歌茵湿,笑语纷纷。须放他们。醉里冰姿光照人。
诗词赏析 >

每日成语

触目恸心
恸极悲哀;大哭。看到眼前景物而引起内心悲伤。
标签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