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行脚僧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08 08:34:43诗人:戴叔伦 |  朝代: 唐代 |  21

补衲随缘住,难违尘外踪。
木杯能渡水,铁钵肯降龙。
到处栖云榻,何年卧雪峰。
知师归日近,应偃旧房松。

作者介绍

戴叔伦,字幼公,润州金坛人。刘晏管盐铁,表主运湖南。嗣曹王臯领湖南、江西,表佐幕府。臯讨李希烈,留叔伦领府事,试守抚州刺史。俄即真,迁容管经略使,绥徕蛮落,威名流闻。德宗尝赋中和节诗,遣使者宠赐,世以为荣。集十卷,今编诗二卷。 戴叔伦,字幼公,润州金坛人,刘晏管盐铁,表主运湖南,嗣曹王臯领湖南、江西,表佐幕府,臯讨李希烈,留叔伦领府事,试守抚州刺史,俄即真,迁容管经略使,绥徕蛮落,威名流闻,德宗尝赋中和节诗,遣使者宠赐,世以为荣。集十卷,今编诗二卷。

作品评述

《赠行脚僧》是唐代诗人戴叔伦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修行者穿着补衲,不追寻尘世痕迹。
用木杯可渡过水,用铁钵能降服龙。
到处盘桓在云榻上,何时才能安睡在雪峰。
知道师傅的归期临近,应该要看守旧房的松树。

诗意:
这首诗是戴叔伦赠送给一位行脚僧的,诗中表达了对僧人生活方式的赞美和祝福。补衲指的是僧人的服装,随缘住意味着僧人不追求尘世的东西,把握缘分。木杯和铁钵是表示僧人用简朴的工具也可以完成重大的举动。栖云榻、卧雪峰是指僧人修行的地方,而归日近代表着师傅即将回来,旧房松则象征着长久和坚守。

赏析:
这首诗词表达了对僧人纯净、宁静的生活态度的赞赏。补衲随缘住和难违尘外踪,表达了僧人对于尘世的超脱和自由,不追求物质的欲望。通过木杯和铁钵的对比,诗人赞美了僧人坚韧、勇敢的品质,才能渡过河流和驾驭巨龙。诗中的栖云榻和卧雪峰,以及旧房松,都展示了僧人朴素和静心的修行之地。整首诗以简洁、平淡的语言,表达了对行脚僧的敬意和祝福,将人们带入宁静、自由和超脱的境界。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zeng-xing-jiao-sengb6e.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