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秋伤望眼,终日哭途穷。
两目今先暗,中年似老翁。
看朱渐成碧,羞日不禁风。
师有金篦术,如何为发蒙。
作者介绍
刘禹锡,博通子史百家,精于医,有《传信方》二卷(《宋史·艺文志》六),已佚。事见《过庭录》。
作品评述
《赠眼医婆罗门僧》是唐代诗人刘禹锡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针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三秋伤望眼,终日哭途穷。
两目今先暗,中年似老翁。
看朱渐成碧,羞日不禁风。
师有金篦术,如何为发蒙。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日渐衰老、视力减弱的感伤之情,同时也通过对眼医婆罗门僧的赠词,探讨了人生的无常和岁月的流转。
赏析:
首句“三秋伤望眼,终日哭途穷”描绘了诗人因为眼睛问题而感到伤痛,整日无法摆脱忧虑的境地。接着,“两目今先暗,中年似老翁”表达了他的视力逐渐衰退,中年时已经有了老人的样子。
接下来的两句“看朱渐成碧,羞日不禁风”通过色彩的转变,表现了诗人视力的日渐模糊,对于明亮的红色逐渐变为暗淡的蓝绿色感到羞愧和无奈。最后一句“师有金篦术,如何为发蒙”则表达了诗人对眼医婆罗门僧的敬佩和期望,希望他能够施展医术,使自己的视力得到恢复。
整首诗词以抒发诗人对身体衰老和视力减退的感叹为中心,通过描绘自身的遭遇和对眼医婆罗门僧的赞颂,表达了对光明和生命的渴望,以及对时间无情流转的感慨。同时,通过以个人的视力问题为切入点,反映了人生的无常和岁月的变迁,给人以深思。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zeng-yan-yi-po-luo-men-sen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