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医者邓献匡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06 14:09:43诗人:杨时 |  朝代: 宋代 |  15

天地一气犹冶甄,埏埴万汇随方圆。
神形九藏通九野,八风中物如戈鋋。
天元玉册有遗义,探索始自三皇前。
桑君越人不世出,鑱石鍼灸谁能传。
贱工增余损不足,往往横夭残天年。
羡君妙龄踵其学,至理隐赜常精研。
闻阴得阳以神遇,反视方术犹蹄筌。
道隅并虀即为饵,车上已有长蛇悬。
嗟予羸苶苦多病,维摩丈室方萧然。
愿君速已天下疾,为予一洗沉病痊。

作者介绍

杨时(一○五三~一一三五),字中立,学者称龟山先生,南剑州将乐(今属福建)人。神宗熙宁九年(一○七六)进士,调官不赴,先后从程颢、程颐学,世传有“程门立雪”之佳话。年四十后始出,歷知浏阳、余杭、萧山县,张舜民荐爲荆州教授。徽宗宣和中,召爲秘书郎,未几除迩英殿说书。钦宗靖康元年(一一二六),除右谏议大夫兼侍讲,又兼国子祭酒,力排和议。乞致仕,提举崇福宫。高宗即位,除工部侍郎兼侍读,以龙图阁直学士提举洞霄宫,致仕。着书讲学,东南学者推爲程氏正宗。绍兴五年卒,年八十三。謚文靖。有《龟山集》。事见清毛念特《宋儒龟山杨先生年谱》,《宋史》卷四二八有传。杨时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龟山集》爲底本。校以清顺治八年杨令闻雪香斋刊本(简称顺治本),光绪九年延平府署刊本(简称光绪本)等。光绪本多出底本诗八首,今又从《严陵集》等书中辑得集外诗,合併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赠医者邓献匡》是宋代杨时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天地一气犹冶甄,
埏埴万汇随方圆。
神形九藏通九野,
八风中物如戈鋋。
天元玉册有遗义,
探索始自三皇前。
桑君越人不世出,
鑱石鍼灸谁能传。
贱工增余损不足,
往往横夭残天年。
羡君妙龄踵其学,
至理隐赜常精研。
闻阴得阳以神遇,
反视方术犹蹄筌。
道隅并虀即为饵,
车上已有长蛇悬。
嗟予羸苶苦多病,
维摩丈室方萧然。
愿君速已天下疾,
为予一洗沉病痊。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是杨时致赠医师邓献匡的作品,表达了对医者的赞赏和祝福之情。诗中描绘了医者的伟大和医术的价值。

诗的开头以"天地一气犹冶甄,埏埴万汇随方圆"来形容医者的医术高超和治疗的广泛适用性。医者以高超的医术,能够驾驭天地之气,使万物治愈。

接着,诗中提到了医者对人体的了解,"神形九藏通九野,八风中物如戈鋋",指医者熟知人体的九个脏腑和八种风邪,能够像利剑一样战胜疾病。

诗中还提到了医者的学识渊博和医术的起源,"天元玉册有遗义,探索始自三皇前"。医者的知识来源于传世之书,医术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古代的三皇时期。

然后,诗人赞美了医者邓献匡的卓越才华,"桑君越人不世出,鑱石鍼灸谁能传"。邓献匡被称为桑君,来自越国,他的医术超凡,尤其擅长针灸疗法,被誉为传承者。

接下来,诗中表达了对医者的怀疑和忧虑,"贱工增余损不足,往往横夭残天年"。医者的工作辛苦,常常因为治疗他人的病痛而自身损耗,甚至提前逝世。

诗人向医者表达了自己的羡慕之情,"羡君妙龄踵其学,至理隐赜常精研"。诗人希望能够像医者那样有才华、有学问,能够精研至理。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医者的呼唤和祝福,"愿君速已天下疾,为予一洗沉病痊"。诗人希望医者能够快速治愈天下疾病,也希望医者能够治愈自己的病痛。

这首诗词通过赞美医者的医术和知识,表达了对医者的敬佩和祝福之情。诗人认识到医者的伟大和辛勤付出,同时也表达了对医者聪明才智的羡慕,希望医者能够继续精进医术,治愈更多的病患。整首诗以崇敬之情贯穿,展示了医者在社会中的重要地位和价值。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zeng-yi-zhe-deng-xian-kuang.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