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著作之父文恩判院挽诗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06 06:31:18诗人:项安世 |  朝代: 宋代 |  13

忍穷能到骨,何物可愁翁。
守口双奁静,抄书万卷空。
朝天尊粟氏,胜地说壶公。
脱屣俱无滞,斑衣泪自红。

作者介绍

项安世(一一二九~一二○八)(生年据本集卷四《内子生日(戊申)》“居士新年六秩来”推定),字平甫,号平庵,其先括苍(今浙江丽水)人,后家江陵(今属湖北)。孝宗淳熙二年(一一七五)进士,调绍兴府教授。光宗绍熙四年(一一九三)除秘书省正字,五年,爲校书郎兼实录院检讨官(《南宋馆阁续录》卷九)。宁宗庆元元年(一一九五)出通判池州(同上书卷八),移通判重庆府。入庆元党籍,还江陵家居。开禧二年(一二○六)起知鄂州(《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七之二二),迁户部员外郎、湖广总领。三年权安抚使(同上书职官七四之二五),以事免。起爲湖南转运判官,未上,用臺章夺职而罢。嘉定元年卒。有《易玩辞》、《项氏家说》、《平庵悔稿》等。《宋史》卷三九七有传。 项安世诗,以《宛委别藏》本《平庵悔稿》十二卷爲底本。校以清吴长元钞本(简称吴钞本,藏北京图书馆)。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十三卷。

作品评述

这首诗词是宋代作者项安世所创作的《曾著作之父文恩判院挽诗》。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忍穷能到骨,何物可愁翁。
这位老人忍受着贫穷之苦,已经深入骨髓,他还有什么可以使他忧愁呢?

守口双奁静,抄书万卷空。
他守口如瓶,保持沉默,不言不语,而他的双唇已经紧闭起来;他手抄了成千上万卷书,但这些书籍却是空洞无物。

朝天尊粟氏,胜地说壶公。
他朝拜着天地,尊崇着粟氏(即粟特教的神祇),倾听着壶公(即王羲之)在胜地(指书堂)中倡导的美好理念。

脱屣俱无滞,斑衣泪自红。
他脱下鞋履,身心自由,没有任何束缚;他身穿斑衣(指贫穷之衣),但却因内心的悲伤而泪如红花般盈溢。

这首诗词表达了一个老人在贫穷中坚忍不拔,沉默寡言,专心致志于读书的形象。他虽然贫穷,但他的内心世界却是丰富而充实的。他崇拜天地,尊崇信仰,同时也怀念过去的壮志豪情。尽管他身处贫困,但他依然能够保持自由自在的精神状态,展现出坚韧不拔的品质。整首诗以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描绘了这位老人内心世界的丰富性和与众不同的精神追求,表达了对生活的独特感悟。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zeng-zhu-zuo-zhi-fu-wen-en-pan-yuan-wan-shi.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