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太素之邠幕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06 16:30:35诗人:梅尧臣 |  朝代: 宋代 |  14

应幕向豳郊,晨装辞郏鄏。
长亭欲少留,飞鹄初成曲。
鲁酒上离颜,行尘生骥足。
悠悠关戍遥,黤黤烟云属。
塞邑多苦寒,国风遗旧俗。
寄音文醼余,莫待霜条绿。

作者介绍

本卷作于皇祐五年(一○五三),是年秋作者丧母,解监永济仓官,扶榇归宣城守制。《宛陵文集》自《和吴沖卿元会》始,原编卷一七;自《依韵和原甫省中松石画壁》始,原编卷一八;自《韩子华遗冰》始,原编卷三九;自《宁陵阻风雨寄都下亲旧》始,原编卷四○。

作品评述

《张太素之邠幕》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梅尧臣。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的中文译文:
应幕向豳郊,晨装辞郏鄏。
长亭欲少留,飞鹄初成曲。
鲁酒上离颜,行尘生骥足。
悠悠关戍遥,黤黤烟云属。
塞邑多苦寒,国风遗旧俗。
寄音文醼余,莫待霜条绿。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张太素应命离开豳郊,准备离开郏鄏的早晨景象。他站在长亭上,却不愿多停留,仿佛飞鹄初次展翅飞翔。鲁酒浇灌在他的离别颜面上,他的行尘激发了骥足的奔驰之势。遥望关戍的方向,烟云蔓延,显得遥远而悠长。

诗中提到的塞邑,指的是北方的边境城市,寒冷的环境使人们生活艰难。而国风则指的是古代的风俗和传统,这些风俗已经逐渐被遗忘。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音乐和文学的寄托,他希望自己的音乐和文学作品能够流传下去,不要等到霜条变绿才被重视。这里的霜条绿是指冬天将至,春天尚未来临的时刻。

整首诗以离别和远行为主题,通过描绘早晨的景象和表达个人情感,展示了离别时的惆怅和对过去的怀念。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形容词,使得读者可以感受到离别的悲伤和对故乡的眷恋之情。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zhang-tai-su-zhi-bin-mu.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