杖锡山

所属栏目:诗词    发布时间:2025-05-09 09:57:30诗人:孙应时 |  朝代: 宋代 |  18

万杉夹道磴千盘,岩水溪风彻骨寒。
坐久云烟过庭角,睡馀星斗转阑干。
登临不尽山咱险,景物无穷世界宽。
会得人生安乐法,不须袢板与薄团。

作者介绍

孙应时(一一五四~一二○六),字季和,自号烛湖居士,余姚(今属浙江)人。早年从陆九渊学。孝宗淳熙二年(一一七五)进士,调台州黄巖尉。歷秦州海陵丞、知严州遂安县。光宗绍熙三年(一一九二),应辟入崈幕。后知常熟县。宁宗开禧二年改通判邵武军,未赴而卒,年五十三。有文集十卷等,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烛湖集》二十卷。事见本集附编宋杨简《孙烛湖圹志》、张淏《孙应时传》。 孙应时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烛湖集》爲底本,酌校他书引录。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杖锡山》是宋代孙应时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杖锡山

万杉夹道磴千盘,
岩水溪风彻骨寒。
坐久云烟过庭角,
睡馀星斗转阑干。
登临不尽山咱险,
景物无穷世界宽。
会得人生安乐法,
不须袢板与薄团。

中文译文:

拄着拐杖登上山峰,
千盘万折的山道中,杉树蔽道。
山中溪水奔流,山风掠过令人寒透骨髓。
久坐在山间,云雾飘过庭院的角落,
入睡后,星斗旋转于窗棂间。
登上山顶,却发现山势险峻无尽,
周围的景色无边无际,世界宽广无限。
领悟到人生的安乐之道,
不再需要华丽的衣裳和丰盛的饭团。

诗意和赏析:

《杖锡山》这首诗词通过描绘登山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孙应时对于人生安乐之道的思考和领悟。

诗的开头以形象生动的描写展示了山中的壮丽景色,万杉夹道磴千盘,给读者带来一种挑战和险峻感。接着,作者以岩、水、溪、风等自然元素描绘出山中的严寒,以及令人心醉神迷的自然美景。这种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使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壮美与鬼斧神工之间的奇妙平衡。

在诗的后半部分,作者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和领悟。作者坐久之后,云烟飘过庭院的角落,星斗转动在阑干之间,显示出作者对时光的感叹和对宇宙的思索。登临山巅,作者感受到山势的险峻和景色的无穷无尽,这使他体会到世界的宽广和生命的短暂。最后,作者指出了人生的安乐之道,强调了不再追求物质财富和尘世的虚荣,而是寻求内心平静和思想境界的提升。

整首诗词以山水自然景色为背景,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和宇宙的思考与领悟。同时,诗中所表达的追求内心安宁与豁达的主题,也给人以启发和反思,引导人们去追求内心的平静和真正的幸福。

说明:本文内容从互联网收集整理或者用户投稿,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果损害了您的权利,请联系网站客服,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载请注明:http://www.fpaopwu.cn/zhang-xi-shanvj0.html

相关文章